第B08:国际农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走访荷兰农业基地兰辛格兰市~~~
走访荷兰农业基地兰辛格兰市~~~
走访荷兰农业基地兰辛格兰市~~~
走访荷兰农业基地兰辛格兰市~~~
走访荷兰农业基地兰辛格兰市~~~
走访荷兰农业基地兰辛格兰市~~~
走访荷兰农业基地兰辛格兰市~~~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访荷兰农业基地兰辛格兰市
高科技打造荷兰“绿港”
  荷兰西部兰辛格兰市,是一个面积不足60平方公里,人口约5.5万人的小城市。得益于现代农业技术和发达的物流体系等,这个小城成为农业大国荷兰最重要的“绿港”(农业基地)之一。穿行在这座小城,除了连绵的大片绿地外,人们还能看到一排排新型温室。荷兰最为著名的农业科研学府——瓦赫宁恩大学的温室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

  “我们正在做一组实验,对比在种植西红柿的暖房中施加顶部光、中部光和底部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差别”,瓦赫宁恩大学作物专家扬·杨瑟告诉记者,“我们在实验阶段就会邀请农民参与到项目中来,因为当他们全程参与时,就会对整个操作更熟悉,也更能理解我们的科研成果。”

  “农民们使用创新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观摩,每到与新产品有关的开放日,我就会来走走看看,寻找我自己的农场可以使用的一些先进技术”,一位正在观摩的农民说。

  37岁的荷兰农民彼得·吉列,在小城里经营着一个奶牛农场。直到大约3年前,这片方圆约50公顷的土地还是个较为传统的奶牛农场。但决心要做现代农业的吉列正在对他的农场进行翻天覆地的改造,不仅仅是在外观与技术上,更是在经营理念上。

  “3年前,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方法挤奶,每天除了做农活,几乎没时间做其他事情”,他说,“但后来我们购置了一台自动挤奶机,每天只需花四五个小时就能完成这些活。”

  谈话间,一个形状、大小好像吸尘器的机器人从牛圈中缓缓驶过,那是清理牛圈的机器人。“有了这些机器,我只要雇一个人就能照看100头奶牛”,吉列说。

  如今,奶牛农场已不再是吉列生意的全部。除养牛外,他还开了一家经营生态农产品的小店、一个农场托儿所以及餐厅和旅馆。他还筹划着在农场空地上建一片露营地。

  兰辛格兰市市长范弗利特介绍说,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广泛使用高科技,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造福环境。“例如,我们跟鹿特丹的一些工厂签了合同,他们那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净化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我们的温室里,作物吸收二氧化碳后会长得更快。我们还将垃圾焚烧炉产生的热量也送到温室里,以节约能源。”

  如今的荷兰利用约2万平方公里的农用地,创造了农业领域的一项项奇迹。在这里,先进的暖房种植技术可让每平方米西红柿产量达30多公斤。在各种智能设备的帮助下,1个奶农就可为100头奶牛挤奶,20公顷的花草种植用地只需3个固定劳动力打理。

  “我们的农业生产能有如今的效率与产值,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100年来逐步发展的结果”,瓦赫宁恩大学农业经济资深研究员伊达·特尔鲁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过去的100年中,荷兰农业的大发展与科技的发展直接相关。此外,政府也大力支持农业科研与创新,并加强农业职业培训。”

  “中国农业种植业规模庞大,但是在产业链完善方面还有所欠缺,这需要时间”,曾到访中国的范弗利特市长表示,他已经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我觉得中国农业发展机会巨大。中国发展得很快,这令我感到惊讶,我相信中国农业会很快迈出一大步”。 

  潘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沪郊经济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高科技打造荷兰“绿港”
墨西哥 糖产量创历史新高
哥斯达黎加 咖啡将减产18%
美国农民“门槛”高
巴西 大规模种植第二代转基因大豆
欧盟达成环境保护型农业改革方案大纲
意大利政府希望禁止转基因产品
东方城乡报国际农业B08高科技打造荷兰“绿港” 2013-07-02 2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