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诊断特征】苦荬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
叶片染病,发病初时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白粉状霉层的粉斑,粉层厚密,白色粉状霉层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发病叶片的细胞和组织被侵染后并不迅速死亡,受害部分叶片抹去粉层一般只表现为褪绿或变黄。
发生严重时,多个粉斑可连接成片,甚至布满整张叶片,病叶组织变为黄褐色而使叶片黄化或枯萎。
【发生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子囊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或雨水反溅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并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气流飞散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发病环境为日均温度20~25℃、相对湿度45~95%;最适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5~8天。病菌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极广,相对湿度25%以上即可萌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