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推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6月1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苦荬菜白粉病
  苦荬菜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真菌菊科白粉菌侵染所致。是苦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简明诊断特征】苦荬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

  叶片染病,发病初时在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粉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白粉状霉层的粉斑,粉层厚密,白色粉状霉层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发病叶片的细胞和组织被侵染后并不迅速死亡,受害部分叶片抹去粉层一般只表现为褪绿或变黄。

  发生严重时,多个粉斑可连接成片,甚至布满整张叶片,病叶组织变为黄褐色而使叶片黄化或枯萎。

  【发生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子囊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或雨水反溅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并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气流飞散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发病环境为日均温度20~25℃、相对湿度45~95%;最适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5~8天。病菌对湿度的适应范围极广,相对湿度25%以上即可萌发。   (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大棚辣椒定植后的管理
菠菜炭疽病
夏玉米的田间管理
苦荬菜白粉病
蔬菜育苗注意事项
夏季韭菜种植原则
东方城乡报农技推广B07苦荬菜白粉病 2013-06-13 2 2013年06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