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社会,不少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得到”。在许多人一心“向钱看”的浪潮下,有一样东西却变得越发珍贵,那就是人与人的亲情关爱——孤寡老人花多少钱也买不来身边亲人般的一声问候,父母花多少钱也赶不走留守在家中孩子的半点孤独……商品有价情无价,在崇明县中兴镇就有这样一个人甘愿将这无价的“情”播撒给最需要的人,她就是来自中兴镇的一名热心青年金晓璐。
爱心陪伴孤寡老人
2008年,金晓璐作为一名“三支一扶”大学生来到崇明工作,由于宿舍安排在了中兴镇的广福养老院,金晓璐与养老院内的年近九十的孤寡老人费静文结下深厚的感情。近5年的时间里,她始终一如既往地对费阿婆倾注着关爱。生活在中兴镇广福养老院的老人们都非常羡慕费阿婆,每隔一段时间,小金总会像孙女一样来到养老院看望她。小金的家在浦东川沙,也有自己的家人亲戚,她除了平日里到养老院看望费阿婆,每逢过节她还不忘自掏腰包买一些水果零食去送给阿婆。晓璐身边的朋友同事对她一如既往的坚持表示不解,“这费阿婆与你没有半点关系,这么多年一直‘倒贴’去看望她,图个什么?”金晓璐的回答也很朴实:“费阿婆在养老院很孤单,我经常去看望她,她就多了一个亲人,这样老人就会快乐一些了。”显然,金晓璐并不觉得自己所做的好事是多么惊天动地,当被问及这样的关爱是否还将继续下去时,她表示要对费阿婆像自己奶奶一样一直陪伴下去。
做儿童的知心姐姐
在中兴镇,金晓璐也是镇向日葵亲子俱乐部的成员,在俱乐部成立后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晓璐发现了一个现象,每次开展亲子活动,来参加的除了小朋友就是一起陪同而来的爷爷奶奶,很少看见有父母陪同来的,原来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在上海工作,因此也就成为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心教育,留守儿童普遍显得内向和孤独。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金晓璐决定,自己要担任一回知心姐姐,从亲子俱乐部成立以来,在金晓璐的努力下,全镇有数以百计的留守儿童成为了俱乐部的小会员,而通过互动教育、学业辅导、情感交流等形式,在知心姐姐的带领和帮助下,许多孩子变得开朗乐观了、愿意说话了。为了帮助这些孩子,金晓璐自己设计活动方案,有时忙到深夜也不觉得辛苦;为了掌握这些孩子的第一手情况,她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一家一户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探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和倡导下,中兴镇的亲子俱乐部获得了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工作优秀活动项目奖等荣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这一老一小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最需要亲情关爱和温情相伴的,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在奉养好自家老人、照顾好家中子女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千千万万期待的目光。这几年来,金晓璐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着这些被她帮助过的人,而她的奉献精神也在无形之中感染着更多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