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民众购买能力范围内的食品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安居乐业至关重要。否则,人们将变得焦虑、绝望和易怒。在美国,食品仅占到家庭平均预算的约13%,相对较少,因此2013年粮价的上涨可能并不会对多数美国中高收入家庭造成过大的压力,但却很可能给贫困家庭和收入不稳定的家庭带来麻烦。美国克赖顿大学农业经济专家厄尼·格罗斯认为,美国家庭预算将削减很可观的一部分。这将使目前本就处于经济窘境和高失业率的地区不满情绪更加严重。
不过,这场大旱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可能更具破坏性。由于太多国家和地区依赖从美国进口粮食来贴补本地有限的粮食收成,而世界其他一些粮区也频繁遭受着旱灾和洪灾的破坏,因此预计全球粮食供应将减少,粮价将普遍上涨。“美国的粮食减产将给全球带来巨大冲击。”芝加哥全球事务学会粮食问题专家罗伯特·汤普森表示。如果玉米和大豆等受干旱影响最大的农作物在全球市场上大幅减少,那么包括小麦在内的所有谷物的价格将出现暴涨,使得那些本就无力获得足够粮食养家糊口的家庭面临更大的生计问题。
预测未来当然并不容易,但从并不遥远的历史经验上看,前景很不乐观。2007年至2008年期间,水稻、玉米和小麦的价格涨幅达到100%甚至更多。当时的粮价上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石油价格的提高,这使得粮食生产成本增加。与此同时,全球越来越多的耕地正由农作物种植转变为植物种植以推动生物燃料的生产。
不久之后的2010年至2011年的粮价上涨则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2010年夏天频繁的旱灾影响到俄罗斯东部的大片土地,导致该地区小麦收成减少了1/5,迫使莫斯科下令中止所有小麦出口。干旱也影响到了中国的谷物收成,严重的洪灾则破坏了澳大利亚大片的麦田。加上其他一些极端气候现象,这些灾难使得小麦价格涨幅超过50%,多数基础粮食的价格也上涨了32%。
如果只是在一个国家出现糟糕的收成,世界无疑能够消化产生的问题,并期待未来几年里能够尽快恢复。糟糕的是,很显然2012年的大旱并不是单一国家的孤立问题,而是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带来的无法避免的后果。等待我们的不只是更多极端炎热的年头,还有更为频繁的炎热气候。而这样的趋势不仅仅将在美国出现,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都难逃此劫。
不久前,多数科学家还不愿将风暴和个别旱灾归咎于全球变暖。然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很多事件都表明了其中的关联。例如在日前公布的一份有关2011年极端气候事件研究的报告中,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及英国国家气象局就指出,因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使得克萨斯州发生强热浪的频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012年等待我们的只能是更为严峻的趋势。
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日渐升高的气温、漫长的干旱、异常的风暴、恐怖的森林大火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这些将导致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和粮食供应的减少。这是全球变暖在物理世界的反映,当然这些都是灾难性的后果。
苏珊·柯林斯的畅销小说及根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饥饿游戏》中,尽管作者没有特指全球变暖现象,却很清楚地表明了气候变化是造成北美大陆未来大饥荒的罪魁祸首。
眼下我们无可厚非地专注于大干旱带来的直接后果,其中包括农作物枯萎、收成减少和粮价上涨等。但更应关注那些在今年甚至2013年还未在美国以及全世界出现的社会问题。未来几十年中,一个气温日渐升高、旱灾持续不断、粮食定期缺乏、饥饿和绝望的人口高达数十亿的陷入“饥饿游戏”的世界将逐渐出现预兆,这比任何一份学术研究都更让人胆战心惊。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