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包括芹菜包括萝卜包括山楂卖得非常难,主要的原因就是种植的量目前太大了,以山东芹菜为例,采访当中一位菜农就表示,去年他种了6亩地芹菜,去年每斤大概是能卖到一块多钱,赚得比较多,今年开春他是在自己的村和附近的村总共包了20多亩地,光他一个人就种了将近30亩芹菜。而当地主管部门实际在今年春天已经发现了很多地方种菜的狂热,也试图对菜农进行提醒和劝阻,但并没有收到实质作用。
以芹菜为例,当地芹菜去年大概是2000亩,而今年大概扩到4500亩。从当地菜农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数字可能还要高,有菜农估计,当地芹菜的种植面积大概今年会超过1万亩,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种植面积扩大了。另外,农村和农民还是比较分散的,属于信息和实力上的弱势群体,总是滞后于市场需求,而且没有市场定价权,这导致虽然菜种得比较多,但是价格,农民是无法把握的。
对此专家还是建议推广由大型超市、集团委托种植的模式。也就是下订单让农民可以预先知道最终的销售价格,然后再决定是不是来种植,从而将这个价格波动的风险环节转移到流通环节,这样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对策。一方面,流通企业要比农户更加接近终端消费者,他们能够更加敏锐把握市场价格走势,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的消费量实际上总的需求刚性一直存在,某些品种的消费量一旦减少,相应其他品种的消费量也会上升,这样流通企业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在多样化的经营当中把风险降到最低,保证自己收益,同时也能够保障农民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