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郑春庚建议:一要实现农村产权抵押物全覆盖。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房屋、农业生产设施、活体动物及果树等生物资产都可抵押,最大范围地盘活了农业生产资料资产。二要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对参与抵押试点的活体动物、苗木、果树等生物资产由人保财险实行应保尽保。通过保险介入,解决银行对活体动物、苗木等生物资产抵押的后顾之忧,也为农业生产建立更为全面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三要对涉及三农的信贷投放、银行管理、组建担保公司等,给予适度的宽松政策,从加强贷款审批、贷后管理、贷款回收等方面,来加强风险的控制。
“探索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投入,是贫困山区县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宜章县委书记欧阳锋认为,类似宜章这样的“老边穷”地区,一方面需要上级政府加大对其农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则需要自身充分挖潜,在用好已有财政资金的同时探索引入各种针对农业的金融产品,并撬动社会资金形成对农业的多元资金投入体系,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