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推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菜菌核病
  青菜菌核病由子囊菌亚门真菌核盘菌侵染所致。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萝卜、大白菜、青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还能危害黄瓜、番茄、辣椒、莴苣、菠菜、菜豆和油菜等多种植物。

  【简明诊断特征】

  青菜菌核病主要危害植株的茎基部,也可危害叶片、叶球、叶柄、茎及种荚,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

  苗期染病,在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的病斑,而后腐烂或猝倒。

  茎染病,主要发生在茎基部或分枝的叉口处,以留种株症状尤为明显,产生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扩大后环绕茎一周,淡褐色,边缘不明显,使植株枯死。终花期湿度高时,茎病部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茎病部组织腐烂而中空,剥开可见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早期白色,以后外部变为黑色,内部白色。

  种荚染病,荚表产生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荚内产生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使留种株结荚降低,种荚籽粒不饱满,从而影响种子的产量和品质。

  叶片、叶球或叶柄染病,发病初始产生水浸状,扩大后病斑呈不规则形,淡褐色,边缘不明显,呈湿腐状。田间湿度高时,病部产生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用药防治间隔期7~10天,连续喷雾2~3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要增加喷药次数。

  绿色防治用药:可选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施佳乐)800~1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100~120克);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凯泽)1000~12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80~100克);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240~300克)等喷雾。

  常规防治用药: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农利灵)1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100克);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1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100克);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量100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合作社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合作社·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专题
上海地区主要果树七月管理技术要点
青菜菌核病
公告
东方城乡报农技推广B07青菜菌核病 2012-06-28 2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