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农技推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地区主要果树七月管理技术要点
  7月是上海地产水果管理的关键时期,落实好成熟前的各项农事操作对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月管理的重点主要是土肥水管理、夏季修剪、果实拆袋、病虫害防治等。

  桃园管理

  1、土肥水管理:(1)清沟排水:及时清除沟内杂草和淤泥;地势低洼的地块7月份要特别注意,确保降雨时园区内不积水,以保证根系的正常吸收和翌年桃树坐果质量。(2)施膨果肥:对锦绣黄桃等晚熟品种,结合今年的气候特点,7月上中旬前后要注意及时使用果实膨大肥。肥料以磷、钾肥为主。(3)中耕除草与覆盖:出梅之后高温一般会经常出现,如若土壤短期内干旱,近中午时分桃树叶片会下垂,因此也要加强地面保护。可在树干周围垂直于树冠的以内范围,不必将杂草全部除去,可将其割至5-10厘米左右,利用短截后的草进行覆盖,增加土壤保水性和降低土壤地表温度。(4)采摘前2周适度控水,可以提高果品品质。

  2、夏季修剪:进入7月份树体不宜进行修剪,但对于直立徒长枝比较多、树体郁闭的桃树,要及时进行适度疏除,使树体的阴影在地面上仍有不少于30%的折射光点。并将成熟前在树体上存在的病虫果及时疏除,以减少病源传播。

  3、果实拆袋:首先,成熟前15天左右开始对着光部位好的果实进行解袋观察,果皮开始由绿转白时是解袋最佳时期(一般在采前10天最佳),摘袋过早或过晚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过早去袋的果实与不套袋的差异不明显;摘袋过晚,果面着色浅,贮藏易褪色,影响销售。再次,去袋宜在阴天或傍晚阳光较弱时进行,防止发生日灼。拆袋时先将袋底撕开呈伞状,罩在果实上方,经3~4个晴天后再进行完全去袋。

  4、病虫害防治:(1)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桃潜叶蛾:要在严格按照采收之前15天左右不能喷药的原则下密切关注以上三虫害。可根据病虫测报适时喷施氯氰菊酯1200倍液,或25%灭幼脲三号1200倍液,发生严重的桃园可用氯氰菊酯(1200-1500倍液)+灭幼脲三号(1200-1500倍液)同时混合喷施进行防治(雨后要格外注意此虫危害动态)。(2)桃红颈天牛:7月份可能是该成虫危害高峰期。成虫可利用中午前后在桃树枝干上栖息进行人工捕杀,对蛀入树体内的幼虫人工捕杀或用药棉堵塞蛀孔给予熏杀。(3)细菌性穿孔病:高温多湿也可诱导此病大发生,尤其是去年此病害发生较重的果园和生长势不良、排水不良的桃园更要引起高度重视。此病可通过喷施1:1:200的硫酸锌石灰液进行防治,但喷用时不能与杀虫、杀菌剂混用。(4)褐腐病、炭疽病:可结合防虫剂进行喷用,可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4%宁南霉素500-600倍液,或博邦1500倍液连喷1-2次(药品交替使用效果更佳)。注意病虫害防治时建议专病专防,每次喷药时农药种类不要过多,以防产生药害;同时掌握好混用农药的酸、碱性,以防降低药效,且果实成熟前10-15天禁止喷药。

  梨园管理

  1、夏季修剪:新梢部分停止生长,对营养生长过旺的梨树,未停长的中长枝要轻度摘心,可使侧芽分化,以形成部分花芽,摘心根据树势宜在上中旬开始,最迟到下月上旬完成。因为适当晚摘在促使侧芽形成腋花芽的同时,可以使侧芽不抽二次枝。在新梢停止生长后,对旺长的枝条拉平,改变枝条激素分布,有利于下月花芽的分化形成,促使第二年成花结果,提高产量,此项技术对“早生新水”品种尤其实用。

  2、土肥水管理:7月上旬对中晚熟品种如“丰水”、“黄花梨”“新高”等梨树继续施好果实膨大肥,施N:P:k为15:15:15的复合肥,初果树每株0.5公斤,盛产果树每株1公斤。另“清香”“雪青”等品种可适当增加一点用量。中旬对中熟品种施硫酸钾肥,初果树每株0.1公斤,盛产果树每株0.2公斤。对“早生新水”、“长寿”梨树要及时施好采后肥:初果树每株0.2-0.3公斤,盛产果树每株0.4-0.6公斤,以恢复树势。为提高品质,采收前30天左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控水或排水。

  3、病虫害防治:黑斑病、黑星病、轮纹病孢子发散可能出现高峰,要注意防治,不能放松。可用80%必得利1000倍或40%百菌清800倍,两种药交替施用效果更好。梨小食心虫、刺蛾、梨网蝽等虫害防治:刺蛾、梨网蝽可用除虫脲3000倍;梨小食心虫,可用2.5%乳油溴氰菊酯1500倍;红蜘蛛、梨叶壁虱大量发生,可用5%尼索朗2000倍防治。药剂防治注意在采收前15-20天停止。

  另外,根据不同品种,适时采梨。一株梨树要分三次采收一般先采上部大果、外围果,间隔数天后,再采中部果,再隔数天后采中心果,二周左右果子全部采完这样即可增产,又提高品质,同时又缓和了采收对树体生理活动的激烈转变,有利于恢复树势,防止采果后造成落叶现象。采摘时要求轻摘轻放,采下果实应立即放在阴凉处,避免太阳暴晒,梨果应达到国家制定的安全、卫生标准。

  葡萄管理

  1、水分管理:梅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及时疏通沟系,保证沟系畅通。中耕除草,防止田间杂草滋生,引起病害发生。采收前15天左右为提高品质和含糖量,需要做好控水排水工作。出梅后注意高温干旱及时浇水抗旱,防止基部叶片黄化落叶和缩果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伏旱期间田间可用柴草覆盖降温。

  2、处理副梢:无论发育枝、预备枝,萌蘖枝都要摘心,副梢超过40公分时须再次摘心,同时去除二次副梢和二次果。大棚、避雨、露地葡萄同样处理。

  3、施肥:7月上旬露地、避雨栽培葡萄每亩施入硫酸钾20~30公斤。施钾肥方法与施膨大肥一样开沟施,天旱及时浇水。弱树挂果后营养生长偏弱的葡萄,可结合出梅后抗旱,再补施一次复合肥,用量每亩20公斤左右。可喷施叶面肥,保持叶片功能,促进花芽分化。

  4、成熟期管理措施:成熟拆袋前,应设置好防鸟网。果实拆袋后应及时修整果穗、疏除果穗上的烂、病粒,清理下的烂、病果应挖土深埋,防止病原菌的传播。摘除贴近果穗遮光的老叶。采收宜在早晚进行。

  5、病虫防治:避雨、大棚葡萄果实进入软化、着色期,应注意预防白腐病、炭疽病、酸腐病;叶部病害要注意霜霉病的发生。注意二星叶蝉、葡萄天蛾、葡萄虎天牛和金龟子的危害。可用博邦1500倍或仙生800倍,加歼灭4000倍,隔一个星期后喷1:1:250倍波尔多液,加1000倍敌百虫液。注意:采收前20天不能使用农药,高温天须早晚用药。

  橘园管理

  1、夏季修剪:夏季修剪主要分两种情况:(1)对弱树和黄化树进行一次普剪,剪除病枯枝、黄化枝和干枯的大枝。黄化枝需要短截到正常叶色叶片着生部位,同时对弱梢进行回缩,以促发健康、强健的夏梢。剪后要及时对大伤口涂抹保护剂。(2)从月初开始,对春梢量大,营养枝生长过旺的橘树,应通过疏剪局部枝条,以“开天窗”的形式增加树体内膛光照。该类树多因冬季冻害,落叶量较大,老叶留存少,春季春梢大量抽发,导致近期树体落果量较大,树冠外围及顶部果量偏少,果实主要集中在内膛和下部。通过开天窗不仅能增加这部分果实的光照量,还能促使该部位叶片质量提高,从而达到复壮的目标。

  2、夏梢处理:可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1)一般的投产大树,应在7月下旬将夏梢全部抹除;(2)投产中树,应在7月15日前后留4-5叶摘心,并抹除5厘米以下嫩梢,其后每隔7-10天再抹一次梢;(3)多果树、衰弱树、复壮树及以扩冠为主的非投产树不进行夏梢处理。

  3、夏季施肥:根据树体实际,对部分橘树补施壮果肥。(1)亩产量在6千斤以上的橘树,可于7月中旬补施复合肥1-1.5斤。(2)衰弱树则主要以施用氮肥为主,以促发夏梢,施肥量以尿素5-7两或硫铵1-1.4斤为宜。(3)正常投产大树中树势较强的,可不施或少施壮果肥,而改在10月份追施采果肥,采果肥以株施1.5-2斤复合肥为宜。

  4、病虫防治:本月的防治重点主要是对螨类(锈壁虱和红蜘蛛)、卷叶蛾以及介壳虫(红蜡蚧、褐圆蚧、糠片蚧)的控制。药剂选择:(1)杀螨:1.0%虫螨光乳油2500-3000倍或1.8%虫螨光乳油3000-4000倍或20%三唑锡悬浮剂1500-2000倍或24%螨危悬浮剂5000倍。(2)杀叶面害虫:80%晶体敌百虫800倍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或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3)杀介壳虫: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加25%喹硫磷乳油800倍或者矿物油微乳剂400-600倍。各橘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螨类、卷叶蛾和介壳虫的“三虫共治”,根据农药特点合理混配,减少浪费。如三唑锡使用时应进行二次稀释且不宜与其他农药混用;矿物油微乳剂在高温天气使用容易产生药害;喷药时要注意树冠上下内外喷施均匀勿遗漏,螨类和介壳虫如有遗漏极易造成该虫呈点片爆发危害;高温天气施药应注意人员安全,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防止药液随汗水进入体内而中毒。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合作社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合作社·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专题
上海地区主要果树七月管理技术要点
青菜菌核病
公告
东方城乡报农技推广B07上海地区主要果树七月管理技术要点 2012-06-28 2 2012年06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