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杨凌科技:绿遍万顷国际农田
  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200公顷的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业创新园喜获丰收。中哈示范园由陕西杨凌与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共建,目前杨凌向中哈园引种试验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蔬菜、苗木6大类45个品种。

  杨凌科技在哈萨克斯坦的成功推广,只是杨凌科技拓展国际版图的一部分。22年来,杨凌为大片的国际农田播下“杨凌种”,杨凌的农业科技像初春的“苗木”,绿遍万顷国际农田,杨凌将农业科技成果永恒镌刻在“国际书”的每页纸上。

  两三年前就穿梭在哈萨克斯坦与杨凌之间的李晓峰就像一只“候鸟”,作为杨凌鸿腾农业的负责人,李晓峰将杨凌的设施农业基础设备输入到哈萨克斯坦。也正是有着一群像李晓峰这样的“候鸟工匠”,杨凌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在国外遍地开花,特别是上合成员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成为助力当地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推手,杨凌的农业新科技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近年来,本着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的原则,杨凌先后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了50个,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等20多个丝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部门签订了农业合作协议,建成国际合作平台13个,组织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20多项,规划建设了中哈、中美、中俄等8个国际合作园区,杨凌的“国际范”愈加凸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建示范园是将“杨凌科技”这条“鱼”直接放入“国际菜篮”,那么援外培训则是杨凌将“垂钓技术”传输给国际朋友。2011年,商务部批准杨凌成立“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2014年,陕西省首次承办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农业管理研修班”在杨凌举办,援外培训成为杨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

  从十多年前的每年1至2期扩大到目前每年15期左右;培训语种从初期的英语到目前的英、法、阿、俄、葡5个语种;培训对象从当初仅面向农业技术人员到目前中高层政府官员、以及学术界和商界代表;培训内容从初始的“旱作农业”“节水灌溉”2个主题到如今的经济管理、工程施工、中医药、电子商务等十六大领域,援外培训的内容及规模都在逐年扩大。十多年来,杨凌还累计承办了103期商务部和科技部援助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共培训了来自110个国家的2571名农业官员、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其中1400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肖力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调查
   第03版:言论
   第04版:动态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国际
种上再生稻 粮饲双丰收
从市民餐桌上的水产看时代变迁
陕西杨凌科技:绿遍万顷国际农田
遗失声明
东方城乡报热点07陕西杨凌科技:绿遍万顷国际农田 2019-11-14 2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