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奉贤区海湾镇世茂小区67号楼道内,有一张党员承诺公示牌格外引人注目。“这张公示牌,写清了楼内6名党员的名字、承诺内容,还公开党员联系方式。”67号楼道老党员孙海龙介绍说,如今,依托这张公示牌,像家里天然气点不着了这类小事,群众都可以立即联系到党员前来帮忙,而党员也有了一个可以发光发热的平台,“信仰有了安放,群众有了依靠”。
一张党员承诺公示牌背后,折射的正是奉贤区因地制宜建设“党建微家”,带来的基层党建之变。
该区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韦明说,奉贤区在落实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中,发现基层还存在就近便捷的党员活动阵地缺失大、部分党员思想上“缺钙”、多元化的党员诉求得不到有效落实等原因,制约了社会治理合力的集聚。2016年,奉贤区委把抓村居党建服务站点建设作为推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举措,围绕“党员需求、群众需求”,在全市率先把服务站点的有形阵地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宅基、街面、居民家中、居民楼道等延伸。于是,一批建在居民、村民家门口的“党建微家”应运而生。以海湾镇世茂小区67号楼道为例,6名党员在楼道“微家”里常常一起学习、议事、娱乐。党员和居民代表还商议形成了楼道公约,编成三字经、制成版画挂在楼道里。
奉城镇作为奉贤区首个“党建微家”现行镇,已形成了155个“党建微家”。“党旗插在宅基上,让我伲心里更踏实了。”奉城镇戴家村村民周黎平说,自从村里把“微家”建在党员家中后,党员带领群众一起参与水环境治理,“家门口的褚家港,河两岸的违建不仅全部拆除了,党员还带头开展水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奉城镇党委书记蒋德川说:“我们依托‘四网合一’,把党建的工作延伸到最‘神经末梢’,切实解决了老百姓、党员和政府之间存在的‘最后一米’的问题,效果很好。”目前,“微家”带动了3000多名农村党员,形成了党建微声音、党建微服务、党建微承诺、党建微议事、党建微家风,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事。如洪庙社区烧烤店油烟扰民10多年的问题等。
“党建微家”的设立,对基层居村干部来说,收效也非常明显。金汇镇资福村党总支书记冯新说:“通过‘微家’的下情上达,村委会可以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实现服务群众无盲点。”奉城镇洪庙一居党支部书记、主任苏红权也感触颇深:“一下子觉得,居委开展工作多了很多‘左膀右臂’。”
目前,依托“党建微家”,奉贤区基层党建工作有了三大转变:党建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党建服务边界得到有益突破;党建服务功能发挥更加有效。发挥了1460多名党员志愿者的作用,服务党员20168名,受益群众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