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1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农匠”活跃衡阳田间地头
  日前,湖南衡阳市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一个特殊的培训班正式开班,培训学员都是一群扎根农业的年轻人。他们或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或是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或是退伍军人,在培训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现代青年农场主”。

  新青年变成“老把式”

  “现代青年农场主”最早是在2014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当时提出要大力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并于2015年正式启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这一举措旨在激发农村青年创造创新活力、吸引农村青年在农村创业兴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衡阳市“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于2015年启动,两年来已确定了257名培育对象。他们需经过农业部门为期3年的培训指导、创业孵化、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等系统培育才可结业。尽管这些农场主目前还未获得毕业证书,但这批具有知识、眼光、技能和追求的“青年农匠”已初露锋芒,许多已在广袤的土地上实现着自己的“田园梦”。

  36岁的黄勇是常宁吉发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起农业,他印象最深的是,小的时候,爷爷每天在山上不停地种树,经过多年辛勤劳作,老人给子孙后辈留下了80亩杉树和30多亩油茶林。从2011年开始,他将创业重心转移到农村,陆续在常宁市荫田镇、烟州镇的几个村庄流转了1300多亩稻田,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基地+农户模式,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收割时间,采用种、收全机械化操作,年产粮食达1200吨,除去开销,一年能赚到30多万元。

  “利用水稻收割后的空地,再种上油菜,最大限度挖掘土地价值。眼下,遇到寒流,未经低温锻炼的幼苗,一下子适应不了温度强烈反差,容易被冻害,须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水位,松土增温,助发新根。”聊起油菜的管理,黄勇就像位“老把式”一样健谈。

  迫切想得到政策扶持

  对于许多“现代青年农场主”来说,当好“农夫”并非一帆风顺。

  衡山富利园果蔬种植基地负责人李青阳种植葡萄已有5年多,对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窘境,他深有感触。

  2011年,经赴新疆、山东、云南等地进行考察以及一系列的前期准备,他决定创办“白果黑提”种植基地。但受天气的影响,第一年种植价值50万元的“无籽黑提”种苗,大部分被淤死了,只能次年重新补苗。

  2013年6月,眼看着葡萄已经挂果,却又遭遇特大干旱,基地中打了两口井都没打出水来。当年被工人剪下来扔掉的蔫葡萄,足足有10多卡车。这一次,他又损失了近百万元。

  面对残酷现实,李青阳没有气馁,仍然苦苦坚持。他手里时常带着一个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关于葡萄种植技术的日记:“1月29日,阴转多云,3—7℃,冬芽和夏芽的区别是什么……”“7月22日,大暑,35℃,大棚温差上色如何处理……”几年过去,李青阳从“无籽黑提”种植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在走访中了解到,“现代青年农场主”群体更迫切的是想得到政策扶持,获得专业培训,掌握先进的农场经营理念。

  胡建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专版
   第B08版:国际
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潜力大 认证短板亟待补齐
“青年农匠”活跃衡阳田间地头
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速 有机农业有望维持强劲势头
山东农科院酿酒葡萄栽培标准化
东方城乡报热点B03“青年农匠”活跃衡阳田间地头 2017-01-03 2 2017年01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