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1月0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潜力大
认证短板亟待补齐
  我国有机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贴着“无化肥、无农药、纯天然”等标签的有机农产品受到百姓欢迎,市场需求旺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乱象。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把发展有机农业明确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支持其加快发展的同时,从加强产品有机认证及其全流程监管和降低成本入手,满足百姓多样化需求。

  ●需求旺盛

  市民组团种有机蔬菜

  在吉林省长春市,为确保有机产品“货真价实”,一些市民近年来组团在郊区“自产自销”。这些市民中,有农业大学教授、政府官员,也有企业家和普通市民。他们中间有的还自发成立了有机生活协会,管理日常种植和采购。

  今日家园有机生活协会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协会在种植基地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只使用有机肥、生物肥和农家肥,基地产品直接用快递发给会员,当天采摘,当天分拣,当天配送到家。会员对于协会的种植基地可以24小时随时监督,不用事先预约即可前往,蔬菜成本由第三方财务公司进行核算。

  今日家园有机生活协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常乐说,采取这种方式,主要因为大家对市场上的有机产品仍不放心,于是采取会员制进行销售和配送,预存5000元即可成为会员。

  和长春类似,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也十分旺盛,一些企业提供采摘有机蔬菜和租种生态园土地等服务,有的还通过集体采购的方式为小区居民提供有机大米、有机山货等上门配送服务。

  有机农业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加上旺盛的需求,让一些地方开始大打有机牌,大力推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和企业有机认证,京东、淘宝、中粮“我买网”等也开设了有机食品专区,销售十分火爆。

  ●乱象不少

  诸多问题制约有机农业发展

  虽然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但其进一步发展还面临较多突出问题。

  一是国家有机认证规定虽严但执行缺乏有效监督,认证公信力受质疑。近年来,有机农产品检出农药残留的事件不时发生,天津市消协发布的2015年蔬菜比较试验报告显示,认证蔬菜样品单项农残检出率高于常规蔬菜样品,近七成“有机”样品被检测出农药残留。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评处副处长王波云表示,由于认证市场是开放的,对于外埠机构认证活动的监管仍较困难。目前吉林省市县没有专职的认证监管机构,人员也多为兼职,认证业务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地方财政等方面的原因,使监管工作难以到位,短期内很难改变认证市场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事有机认证的机构很多是公司性质,以盈利为目的,公正性难以保证。

  二是认证机构水平良莠不齐。认证机构或有政府背景,或与政府关系密切,如中绿华夏有农业部背景,南京国环有环境保护部背景,一些地方的认证机构与地方政府机构也有密切关系。

  同时,有机认证还衍生出咨询市场。一些咨询机构表示,它们与认证机构和认证员一直有业务往来。通过他们客户可以更顺利通过认证,但需要付出更多费用。同时,对于飞行检查,它们也可以提前通知客户。

  三是不同有机认证机构颁发的防伪标签设计不一。记者在一些超市走访时发现,一些防伪标签是椭圆形的,有的却是长方形的,增加了消费者识别的难度。

  一些消费者表示,当前我国有机产品的有机码采用的是防伪暗码,消费者需要购买后才能刮开有机码区域并上网验证,验证结果只是一些基本信息,也不利于维权和监督。

  四是有机产品的投入大,产量低,认证新规导致目前认证和检测费用高企,一定程度上导致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同时,目前有机认证有效期为一年,企业每年都需要支出检测费用,这成为一种负担。

  ●良性发展

  规模很必要  监管需改进

  当前需从多方面下功夫,推动有机农业健康发展。

  首先,中央应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支持有机农业规模化发展,并将有机产品认证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补偿政策中。

  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委员杜相革认为,由公司进行集约化管理,打造“产、供、销”一体的新型有机产业发展模式是最优选择,有关部门应对有机农业企业加大政策和财政扶持,鼓励其做大做强。

  其次,加强和改进对有机认证机构的监管。杜相革、王波云等认为,应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加快有机认证机构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脱钩,让认证机构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其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

  另一方面,国家认监委应进一步强化对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并依据监督检查情况、投诉举报情况、认证规范情况等,建立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诚信管理制度,确定认证机构诚信等级,便于企业选择,也利于地方质监部门监管。

  再次,认证过程的所有信息应对社会公开。有业内人士表示,和很多认证一样,目前有机认证信息公开程度比较低,这也是可能产生寻租的源头。“如果信息实现了公开,百姓监督和政府监管就可以形成合力,促进有机农业健康发展。”钟文彬说。

  张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专版
   第B08版:国际
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潜力大 认证短板亟待补齐
“青年农匠”活跃衡阳田间地头
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速 有机农业有望维持强劲势头
山东农科院酿酒葡萄栽培标准化
东方城乡报热点B03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潜力大
认证短板亟待补齐
2017-01-03 2 2017年01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