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俊
职业身份:上海永仙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永仙家庭农场农场主
培训经历:新型职业农业培训、浦东新区农机驾驶员培训
【学员体会】
好多问题通过培训找到答案
我是一个80后,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于“农民”这个称呼我其实并不陌生,甚至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可当真正干起农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未知的太多,即便是农村长大的我,仍然要花时间去学习,去实践。何时春耕?何时秋收?每个节气代表了什么?水稻病虫害有哪些?家庭农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互联网+农业”又是怎么回事?知道了自己的短板,事情就好办了,一件件、一桩桩地去学习,理清思路,排好计划,不断前行。2015年年底时我就报名了2016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还被指定为班级联络员。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我在农业知识技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记得刚开始时对于稻谷有哪些品种,每个品种的优劣势是什么?都不太清楚,可通过参加了新型职业农业培训后,让我茅塞顿开,不仅熟悉和了解各稻谷品种,更让我知道了种植哪个品种它的口感最佳,自然销路肯定是最受欢迎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仿佛找到了农业的“捷径”,可以在农业之路上少走好多冤枉路,自然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种植和销售都能学以致用
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我基本形成了一套思路:一是扩大种植规模,二是加强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力度。除了保证农田粮食的耕种外,家庭农场也可以朝多样化、多元化的架构去建设,建立一个新型而与众不同的家庭农场。承诺提供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打造“一零一直”,将农场的每一份放心产品直接面向客户端,构建零环节。
市场推广这一部分,做好包装、LO-GO、指示牌等自有品牌设计,采用“互联网+销售”的电商模式,推出微信平台,打造一个直接面向客户的销售渠道。此外,结合“专利米”的有机绿色的种植特点,还可在稻田里养鸭、养鱼虾……大力发展都市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吸纳都市人走进农村,组织亲子游,让00后的小朋友们也能设身处地的来认识、了解农产品,学习农耕文化,甚至让农产品走进课堂,农场作为基地,普及农业知识等等,寓教于乐。这不仅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就像在今年的6月份,我组织了一次春耕文化的活动——亲子插秧会,报名的家庭络绎不绝,还包括美国华人家庭和加拿大小朋友,这些国际小朋友对农村的耕种文化颇有兴趣,父母也直言要让孩子学习农村第一手的农耕文化,懂得“粒粒皆辛苦”。同时上海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中国新闻网同时转播了插秧会的实况。
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是一套非常系统和完善的课程,从课程的编排来看就知政府甚是用心。课程从稻谷的品种认识开始,介绍病虫害分类及危害,再到水稻的育秧、插秧、施肥、搁田等技术学习,参观和分享各博览会和成功的农场经验,可以说浦东新区举办的新型职业农业培训是一套属于农民的“说明书”,学习完这样一套课程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半年下来可以让一个个刚涉入农业的新型农民对农业不再陌生,有了理论知识,就事半功倍,再加上实践的农田,定能走向成功!
更深一层次来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解决了“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我把切身的感受写在结业小结中:农民早已不再是以前印象中的模样,它更是一份职业,我愿意把农民作为固定甚至是终身的职业,做真正的农业继承人;新一代的农民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负责。我为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一员而骄傲与自豪,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六团八灶赵家宅54号
电话:15121097050
产品:特别栽培米(无农药无化肥水稻种植,专利号:200610025013.X);时令蔬果采摘;农耕文化体验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