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晒出一组公共自行车车座里面“长草”的图片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图中部分公共自行车的运营境况颇为惨淡: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锈迹斑斑荒废长满野草。而就在今年9月中旬广州市才通过《公共自行车系统管理办法》提倡绿色出行,全市将再投放三万辆公共自行车。
联想到笔者所住的小区门口的公共自行车就利用率颇高,由于到临近的地铁口有一段步行大约20分钟左右的路程,再加上在地铁口也设有公共自行车的存放点自然也就让绿色出行找对了“路”,反观设在一些商业区和宽敞马路边的公共自行车存放点自然是少人问津。
据了解,一般有关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的厂商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和扶持,基本是不可能开展公共自行车服务的,这就表明其具有明显的公益属性,政府花钱购买服务更要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论证、合理规划、精心布局,把好事做实做好,而不仅仅是提出一个“绿色出行”的概念而已。
公共自行车上争议不断主要矛盾点在于一方面因为推行绿色出行,加大投入公共自行车设施的经费,另一方面是公共自行车闲置浪费的问题。借车容易还车难、单车破损未更新、租赁点服务后继乏力、单车网点难以铺开……公共服务效率非常低。旧车的诸多问题尚未解决,新车又涌入,而市民是否真的能享受到公共自行车带来的出行方便就成了一个问题。
倡导绿色出行不能“闭门造车”。让更多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和单车出行,减少自驾车对城市的污染和道路交通拥堵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