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桐舞蹈队是张江镇家喻户晓的一支文艺团队,经常活跃在张江、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和全国的舞台上,为张江镇捧回了一个个沉甸甸的奖杯和奖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今年67岁的带教老师张瑛瑛。
张瑛瑛曾是小学音乐教师,17岁被选入张江文艺小分队,近50年来一直活跃在张江的文艺舞台上。20年前,镇里成立木兰拳辅导站,她担任副站长,经常早上4点半不到就赶头班车,到上海武术院学习,回来带教队员。曾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张江的开发建设为张瑛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4年,自幼擅长舞蹈的张瑛瑛组建了一支由21人组成的张江镇舞蹈队,排练了多种形式的秧歌舞和民族舞,经常在社区巡演,广受居民好评。在张瑛瑛的培养带教下,我镇多个居委会相继组建了舞蹈队。2013年,镇社区学校开设了两个舞蹈基础班,她又担任授课老师,好多学员第一次接触舞蹈,她手把手,耐心指导,毫无怨言。去年上半年,张瑛瑛带领的古桐舞蹈队赴江苏参加全国秧歌比赛荣获老年组金奖。9月25日,她带领舞蹈队外出比赛回来,不慎被撞伤,造成胸骨1-7节骨裂,必须躺在床上静养。张瑛瑛无法亲自带领队员训练,她就通过电话联系指挥,舞蹈队的班长也会隔三岔五上门汇报训练情况、互通信息。1个月后,她就出现在排练现场,带队参加演出。
这么多年来,不管是严冬酷暑,还是节假日,她们坚持每周两次训练,遇到演出、比赛,还会增加排练次数。张瑛瑛感慨地说:这么多年,老夫妻俩都没好好单独出去玩过,能坚持到现在离不开丈夫的支持和鼓励。
张瑛瑛的丈夫龚仲华曾是张江乡文化站站长,退休后组建了古桐民乐队,在繁忙的活动之余,他主动帮助张瑛瑛,承担了舞蹈队的摄影、摄像、后勤等任务,他的自备车经常私车公用,用来装道具、乐器,舞蹈队缺男演员,他还挺身而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夫妇同台演出的美好场景。
2006年6月12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张江镇环东中心村时与张瑛瑛亲切地握手交谈,张瑛瑛向总书记表示要做文明的上海人,做文明的张江人。在建设张江大厦绿地景观时,设计者打算塑造一组名人雕像。镇领导动情地说,张江的发展,是全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塑造就塑造我们张江的老百姓。于是张瑛瑛夫妇就当之无愧地享受到了这一荣耀。看着自己的雕像,张瑛瑛也暗下决心,要珍惜这份荣誉、珍惜这个机会,立足舞蹈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带领好这支队伍,争取多为张江镇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