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小小
本报讯 面对这份骄人的成绩单,松江区拆违办负责人的脸上表情却丝毫不轻松:“以前拆除存量违法建筑几千几千平方米地拆,成绩比较突出,现在都只剩下了零星小点,而且还都是硬骨头!”
新形势下拆违工作愈加艰难,但工作再难也要做,骨头再硬也得啃,好在拆违工作各条线工作人员已经有了拧成一股绳的决心。今年7、8月在排摸绿洲比华利别墅小区业主信息时,由城管部门率先操作,对存有违法搭建事实的房屋拍照、取证,随后房管部门到房产交易中心调取详细资料,再由公安部门配合做好信息完善工作,最后规土部门介入,认定违法事实。整个排摸过程正值盛夏,但没有一个工作人员有退却之意,四大职能部门抓住时机一鼓作气,按时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不同部门间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不仅因为近年来在思想上不断提高了对拆违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源于今年松江区制定了《关于拆除违法建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意见》通过下放拆违认定权、逐一细化拆违各项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实现简化查处程序、提高拆违效率。如明确了沿街商铺内部及二楼以上搭建的违法建筑,由规土部门作为执法主体,底层涉及公共区域的由城管负责;纯小区配套商业用房以及住宅,由房管部门作为执法主体;占用消防通道、绿地、红线外区域的,由城管作为执法主体;各镇中心村、农民集资房,由镇政府作为执法主体。对于新增违法建筑,目前一律实行2小时内到场取证、24小时内勒令停工自拆、24小时后组织强拆的新制度。
拆违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考验责任心的活,对此,松江区在拆违过程中特别强调履职问责。
松江区各街镇、园区每月上报拆违情况,由该区拆违办通报排名,对年初目标责任书内的考核内容进行定期检查,考核情况与年终奖金挂钩,通过采取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讲评、半年一分析的考核方式,敦促各地区、部门对照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同时,对于失职的责任主体,松江区政府将实行诫勉谈话制度。
对此,松江区各街镇、园区积极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全力推动拆违工作。如中山街道制定了《查处违法建筑长效管理目标考核奖惩办法》、《2013年查处违法建筑考核评分标准》等,与各居民区以及规土所、房管办、城管等职能部门签订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