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村民对村里事有话语权
  □一溪

  新形势下如何化解农村基层各类矛盾?特别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动拆迁、村村合并产生的集体资产管理和使用,以及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补助等问题,是摆在各级农村基层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农村工作有自身的特点,说难做也难做,说好做也好做,关键就是要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牵住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牛鼻子”,就是要让村民对村里的事有话语权,有真正当家作主的感觉。现在许多村里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村干部为百姓做实事得不到理解,缩手缩脚;另一方面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甚至产生怀疑,造成互不理解、不信任,矛盾加剧,以及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让村民对村里发生的事有话语权,从而产生当家做主的感觉,“村民议事中心”无疑是切合农村实际的一个好载体。今日本报刊发的《金汇镇村(居)都有个“智囊团”》的报道(详见A4版)证明,通过村民议事中心,兜了干部“箱底”,亮了村民“心底”,小道消息少了,真抓实干多了。许多矛盾,许多误解,许多猜疑通过坐下来促膝“议事”,就得到了解决和消弭,由于村民的认可,村里的工作就顺畅不少。

  村民议事中心的成立,好就好在为村干部和村民经常性的交流和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开辟了新渠道,有效地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总而言之,让村民对村里的事有了话语权,让村民觉得真正做了主人,村干部和老百姓的距离就拉近了,群众对村干部工作的猜疑就少了,支持就多了,干群关系就更融洽了,也更密切了,村干部工作的胆子也更大了,底气也足了,为民办事的效率高了,村里的各项事务就容易向前推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专题报道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让累“瘦”的耕地“肥”起来
金汇镇村(居)都有个“智囊团”
本期导读
让村民对村里事有话语权
蓝莓营养高 种植不易前景好
奉贤城镇地区光网基本实现全覆盖
白族歌舞到高行
报头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东方城乡报一版要闻A01让村民对村里事有话语权 2013-11-07 2 2013年1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