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土壤颜色很多彩,南京属于黄棕壤 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有一个土壤标本馆,这个馆内一共保存了来自海内外的6万份土壤标本。标本馆正中,还有个土壤地图。
专家说,不同的地域,土壤的颜色也不一样。江苏位居淮河和长江中下游,就土壤的类型而言,有水稻土、潮土、滨海盐土、沼泽土、红壤、紫色土、石灰岩土等。比如,南京土壤就属于黄棕壤,这类土壤pH比较高,土壤的自然肥力比较好,适合发展农业、栽种果树。
苏北土壤比苏南“健康”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9年,就率先完成了全国国土的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共采集了24186个表层土壤(0~20厘米)样本,和6127个深层土壤(1.5~2米)样品,分析了江苏土壤环境的重金属分布和主要污染特征。“体检”显示,江苏的土壤与20年前相比,呈现酸化的趋势。全省农田中有1.02%的土壤受到镉、汞、铅等8种重金属的严重污染,苏州市、无锡市土壤环境被重金属污染的程度相对严重;苏北土壤总体要干净一些,但有机质含量也明显偏低,抵御生态风险的潜力也要相对差一些。
如皋“长寿土壤”的秘密 江苏如皋是著名的长寿之乡,国内首个土壤微量元素与长寿关系的研究课题———《江苏如皋市长寿人群产生的地球化学条件》研究发现,如皋之所以有195位百岁以上的寿星,与当地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息息相关。从如皋的情况看,百岁老人的比率总体上自东向西、自北向南逐渐递减,东北部较集中,中部、西部较少;90岁以上人口分布也如此。这一特征,与土壤类型的分布极其相似。
专家在如皋选择了1000多个土壤采集点,将其中微量元素分3类作进一步研究:第一类是有效态硒、锌、硼、镍等,其在如皋的分布特征为北-东-东南部较高,中西部较低,与长寿人口比例的空间分布极为相似;第二类是有效态锰和钴,分布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递减,与长寿人口比例分布完全相反;第三类是有效态铜和铁,分布特征与长寿人口比例分布基本无相似之处。据了解,硒有抗衰老、防癌变的作用;锌能维持细胞膜稳定性,并参与酶的代谢,提高免疫功能;硼影响人体钙、维生素D、氨基酸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代谢。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组合正好适合人体,通过食物链,长寿区的人们长期从环境中获取这些微量元素,抗衰老能力更强。”专家表示。 安莹
链接
如皋:唯一地处平原的“长寿之乡”
“如皋市土壤面积虽然不大,但土壤构成却比较复杂。”早在2002年,根据如皋市长寿研究会的部署,如皋市土肥站站长丁峰等人,就如皋长寿现象与如皋土壤及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表了《如皋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一文。如皋土壤普查结果表明,该市土壤共分属两个土类、两个亚类、十个土属、二十六个土种。复杂的土壤资源形成了如皋市丰富的种植基础资源,为如皋市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世界其他五个长寿之乡相比,如皋市的土壤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先是地形地域差异:其他长寿之乡均为未经大规模开发的封闭山区,如皋为地处沿海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其次,从土壤形成发育角度看,如皋属冲积平原发育产生的土壤,而其他长寿地区则为山地风化发育形成。目前,世界上其他长寿地区均位于高寒地带和偏僻山区,如皋是唯一处于平原的“长寿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