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总有让人难以忘记的特殊日子。2013年5月9日,对浦东彩芳沪剧团团长孙彩芳来说,也必将终身难忘。因为这一天不仅仅是她的诞生之日,更有意义的是这一天,“华彩乐章”——孙彩芳交响沪剧演唱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农家女走进艺术殿堂举办个人演唱会,这个期待并追求多年的艺术之梦终于实现,怎不让孙彩芳心潮澎湃、欣喜万分!
人间四月天,莺飞花香浓。当孙彩芳欣然接受采访时,笔者不仅领略了沪剧艺术的芬芳,更感受到了她的痴迷、执着精神,并分享了她艺术之路上的旖旎风光和醉人成果……
追求篇:梦里寻她千百度
孙彩芳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浦东是“戏剧之乡”,深受申城百姓喜爱的沪剧就起源于这片热土,被称为“东乡调”。
彩芳10多岁时,家里的小广播和田里的高音喇叭经常播放糯软动听的沪剧选段,时间一长让她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这乡音,并能随着广播喇叭播出的沪剧节目哼上一句两句。在一旁干活的妈妈听着听着也入迷了,经常高兴地说:“嘿,伲彩芳唱得不比喇叭头里的推板!”
渐渐地,彩芳在村里唱出了名气。夏夜乘凉,许多老妈妈搬了竹椅、长凳来她家门口,听她唱《阿必大回娘家》等沪剧折子戏。彩芳似乎是无师自通,不仅能唱,而且会表演,让老妈妈们过了戏瘾,被誉为“我伲身边的金丝鸟!”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有潜力的人。彩芳还记得,1984年7月,川沙县举办业余沪剧爱好者大奖赛。她如“初生牛犊”,饱含真情登台演唱了《碧落黄泉》选段“玉茹临终”,面对台下那么多观众,她不怯场,唱得声泪俱下。这第一次登台,改变了她的命运。施湾乡文化站的领导觉得她有发展前途,就把她招进了文艺工厂。
第二年,来了个更大的机会。南汇沪剧团招收演员,彩芳跃跃欲试去报了名。当时报名者达600多人,而正式录取只有6人,竞争相当激烈。彩芳幸运地进入了面试,到了下午3时,张榜公布录取名单,没想到“孙彩芳”的名字列在第一个!
回到家里,妈妈听到喜讯,笑得合不拢嘴巴。母女俩紧紧相拥在温暖如春的茅草屋里。随后,彩芳情不自禁地奔出茅草屋,面对着充满生机的绿色田野,唱起了沪剧《鸡毛飞上天》的选段。
正当彩芳在专业剧团的天地里崭露头角的时候,没想到剧团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个令人无奈的现实摆到了面前:剧团解散了!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好在彩芳能吃苦,会经营,于是决定下海经商。她拿出平时积蓄的500元钱,又向亲友借了1000元,在镇里开了一家水果店。由于唱沪剧,彩芳在家乡已小有名气,“明星”开店,乡亲们都喜欢到她这里来买水果,而彩芳常常边做生意边唱几段沪剧清唱,水果店生意兴隆非常热闹。
几年下来,水果店经营有了积累,彩芳乘势而上,又创办了上海钱皇餐饮娱乐有限公司,开设了相当规模的“量贩式”文化娱乐场所。由于她重情重义,人缘颇佳,餐饮业务是扶摇直上,财源广进。
谁知,就在彩芳的“女老板”当得有滋有味时,她又作出了一个新的选择。
创业篇:繁花渐欲迷人眼
2008年10月,孙彩芳开始新的创业,成立了民营性质的“彩芳沪剧团”。建团大会隆重喜庆,沪剧界泰斗王盘声与孙徐春等著名沪剧演员特地前来祝贺,彩芳领衔推出了新创作的沪剧大戏《幸福的港湾》。
对彩芳的这个“华丽转身”,许多朋友当时难以理解:餐饮生意顺风顺水,为何要“改辙易途”,何况是创办一个演出市场并不看好的剧团?
人们平时常夸彩芳低调、随和,其实她的内心有着一股倔劲:看准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
从深层次来说,是彩芳对沪剧艺术有着一种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情感,那是一种“绿叶对根的深情”呵!
彩芳知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己在生意场的成功,离不开父老乡亲的支持,而她常常在思考如何回报故土的养育之恩。家乡人喜欢看家乡戏,而沪剧又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自己就有责任传承保护发展家乡戏,满足父老乡亲的精神生活需求。
如今专业剧团的生存都很困难,“彩芳沪剧团”初创之路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她带领这个集演员、乐队、舞美音响等50多人的民营团队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但每次看到彩芳,都是乐呵呵的模样。她肩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重担,她享受着艺术之路上花团锦簇的快乐。
注重推出新创剧目是彩芳沪剧团走向成功的最大“亮点”。新创剧目投入大,收效慢,不少剧团“视为畏途”。而彩芳却颇有勇气与见地,把推出新创剧目作为剧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并独具慧眼,选择一些与时代同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接地气与正能量效应的题材组织创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春兰曲》之一、之二是彩芳沪剧团创办后连接推出的两部大戏。该剧以基层人民调委会的实际工作为背景,通过村党总支书记兼调解主任春兰成功化解邻里、养老、婚恋中的常见矛盾,将民法通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知识融入剧中,深受百姓喜爱。
《泥城枪声》是彩芳沪剧团为纪念建党90周年推出的沪剧大戏。该剧讲述的是1930年泥城百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暴动的故事,是浦东革命史的一件大事。这部戏把共产党人与老百姓之间的骨肉情、革命者的纯真爱情刻画得真切感人,催人泪下。
而经典沪剧《星星之火》的升级版演出,则标志着彩芳沪剧团的演出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彩芳主演的杨桂英有血有肉,声情并茂,每当她唱完“我有冤呀我有仇,我有冤仇比海深……”那段长达60多句的赋子板后,总会赢来观众们的满堂掌声。该剧在浦东“百场巡演”中广受好评,还献演逸夫舞台角逐“白玉兰奖”评选,获得了马莉莉等著名沪剧演员的好评。
今年下半年,彩芳沪剧团还将推出两部原创新戏,一部是根据鲁迅先生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可谓家喻户晓,银幕、越剧舞台都有展现。而沪剧舞台上的“祥林嫂”是什么模样,观众们不免心生好奇,彩芳有信心塑造一个不屈服于命运但又无力摆脱悲剧命运的沪剧版“祥林嫂”形象。另一部新戏是歌颂秉公执法检察院好干部的《情与法》。这部戏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无疑,彩芳又将挑起女检察官角色的重任。
却顾所来径,步步皆艰辛。但“繁花渐欲迷人眼”的成果、每场大戏谢幕时观众们的掌声和鲜花,常常让彩芳为之欣慰与喜悦,忘却了所有的艰辛与烦恼。
成果篇:梅花香自苦寒来
成功之花,永远向着锲而不舍的奋斗者蓬勃绽放。
如今,彩芳沪剧团不仅享誉申城,而且名扬香港与海外——
2011年,彩芳率团赴香港演出沪剧《一夜新娘》。该剧讲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位纯真可爱的姑娘反对包办婚姻、渴望自由、憧憬做时代新女性的故事,在香港演出期间上座率高达100%,受到香港戏迷的热烈追捧。
2012年,彩芳受邀前往加拿大多伦多演出,在华人圈内引起极大反响,常常是一曲唱罢掌声四起,连唱几曲才能离台。
多年来,彩芳把艺术之根深深扎于民间,她曾三次举办个人沪剧演唱专场,多次参加各类沪剧比赛并获奖:
1996年,荣获上海沪剧十佳青年演唱奖。
1999年,荣获浦东新区沪剧擂台赛擂主奖。
2000年,荣获川南奉沪剧擂台赛擂主奖。
2001年,荣获上海市沪剧总擂台赛擂主奖。
2004年,荣获浦东新区沪剧小戏比赛金奖。
2010年,荣获上海市“乡音和曲”比赛金奖。
2010年,荣获长三角地区戏曲大赛金奖;同年,还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演员……
如今,彩芳还被推选为新成立的川沙文联副主席,并担任了浦东新区私营企业协会理事和工商联合会会员。
在成果与荣誉面前,彩芳谦虚而真诚地说:“我所取得的一些成绩,都离不开沪剧界的老师、上海演出家协会、浦东新区文广局、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和浦东各街镇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更离不开广大老百姓的鼓励和支持。我今生只为沪剧生,为了沪剧事业的明天,我将把毕生精力永远奉献给沪剧艺术!”
好一个“今生只为沪剧生”!由衷祝愿彩芳扎根沃土谱写“华彩乐章”,情系百姓再创艺术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