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花是美丽的,然而罂粟花的鲜艳美丽却蕴藏着罪恶。生命的花朵,一旦受到毒花的引诱和侵入,就会凋零、坠落,甚至枯萎死亡。可恶的毒品,让多少家庭失去欢颜;青春的沉沦,让美好的生活黯然……
●回首忆往事
服务对象小Z,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小Z跟随父亲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之后,父亲再婚,不久小Z多了一个弟弟。尽管爷爷奶奶对小Z呵护备至,极为宠爱。可这些并不能填补她心灵上的缺憾。也正是因为这样,小Z从小就很自卑,很要强也很孤僻。小Z始终觉得她是一个多余的人。日子一天天过去,小Z平安地度过了她的童年。父母离异对小Z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进入青春期后,小Z开始变得叛逆,不服管教,慢慢地就无心学业,小Z初中未毕业就结束了学生生涯,踏上社会,结交了一群不良的朋友,学会了抽烟喝酒,经常出入各种娱乐场所。甚至到了夜不归宿的地步。为此,父母并不是没有劝诫过她,父亲谆谆善诱教导她,连亲生母亲也常来提醒督促她。可是,正值叛逆期的小Z又怎么会听进来自家人的忠告,越是被劝,她就越发与“朋友”们打得火热。
●好奇作祟误入歧途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小Z的人生。一次朋友聚会时,小Z第一次接触“冰”,看到朋友们用一些矿泉水瓶和一些吸管吸食,很好玩也感觉他们相当地享受,朋友让小Z也试试,说这叫“溜冰”,不会上瘾的,小Z大胆的尝试了,刚开始时,在感觉刺激之余,还有些脑胀、疲倦甚至恶心。但过了几天,小Z发现没有什么不适,就对“溜冰”有所依恋了,吸食之后的那一刻小Z感觉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一切的烦恼和不如意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从此以后小Z一切的希望就像过往烟云,沉迷在毒品中不能自拔。每每感到内心空虚,心中苦闷时,竟会不由自主想到了毒品,而且不吸就极为难受。小Z知道毒品已成瘾,当初非常害怕,常暗下决心戒毒。可每次毒瘾发作时,那种万蚁钻心般的感觉让小Z欲罢不能,像丢了魂似地找毒品。
●女儿堕落 父母不放手
吸毒让原本貌美如花的小Z变得萎靡不振,憔悴不堪,整天无精打采的。起初小Z不敢跟家里讲,白天继续在外面闲逛,晚上等家人睡了才回家,以各种理由搪塞家人的询问,成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得知真相的爸爸一气之下硬是把小Z关在家里不许外出。看着爸爸日渐憔悴,惭愧、自责涌上心头,于是小Z痛下决心戒毒。可没过几天小Z就忍受不了身体的不适,千方百计想要溜出家门,竟不顾家人的阻拦和哀求,从楼上跳了下去,造成小腿骨折,在家里休养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家人对小Z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小Z内心愧疚不已,爸爸语重心长的对小Z说:“过去的就当过去了,只要你不碰毒品,你还是我的乖女儿。”那一刻小Z哭了,恨自己怎么会这么无情。可毒瘾来时,又不顾一切抛下所有曾经许下的诺言,终日在谎言和欺骗中,在戒与吸之间痛苦抉择中过日子。后来在一次吸毒中小Z被公安机关查获,在强制隔离戒毒所里面度过了2年。
●社会关爱唤回迷途女
在所里,社工经常与小Z进行书信联系,鼓励她要对自己有信心,勇敢面对现实,再大的困难都能跨过去。出所当天社工和小Z的家人早早的来到戒毒所门口。社工初次与小Z见面,眼前的是一个个子高高、长相清秀的小姑娘,大大的眼睛中透出几分灵气,细白的皮肤让人感觉她没有经历过多少风雨,而其实小Z在社会上已经混迹有些年了。按后来小Z所说,十几岁就出来混社会,已经算是老江湖了。当小Z痛哭流涕地诉说她的吸毒史与戒毒史时,社工发现了她有改好的愿望,便马上运用心理支持的方法及时加以鼓励,并预想到她今后的生活道路会碰到很多困难,引导她要正确面对社会,正确接纳自己,克服自卑,增强自信,重新做人。通过社工及时的心理疏导,小Z的心态变得平和了,表示自己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调整心态,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在社工的陪同下,小Z到应聘单位面试,终于凭借着一种亲和力被一家大服装公司录取为专卖店营业员。但后来,小Z因为害怕政审,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无论如何也不肯和单位签约。
在这紧要关头,社工多次上门和小Z谈心,让她看清了不能放弃来之不易的工作,引导她要正确面对生活道路上碰到的困难。由于社工适时搬走了小Z心中的大石头,小Z终于顺利地成为了公司的正式员工。
看到小Z为自己、为父母努力工作,她父亲的脸上终于开始有了笑容。真是应验了一句话:挽救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也许,她往后的日子里最艰巨的是挑战毒品的诱惑,是胜是负?无法预料。留给她什么?留给年轻的朋友们什么?我们不得不思考,不得不为毒品困扰下的吸毒者感到悲哀。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错了一次不能再错第二次了,让我们一起为明天加油,喝彩!(作者系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青浦工作站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