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社区·图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浦东新区向阳小学开发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促素质教育
~~~浦东新区向阳小学开发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促素质教育
2013年04月2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园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
浦东新区向阳小学开发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促素质教育
学生们正在桃园里认真听课
老师们积极参与
学生观察大棚水蜜桃的生长特点
  文/摄  通讯员  陈志强  桃花开了为啥要人工授粉?小桃子长出来了为啥要疏果?4月11日,在浦东新区大团镇思甜农庄桃园里,老师王建军和桃树专家邵云龙正为向阳小学的30多位学生“讲课”,学生们认真听着,不时提问,还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这是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向阳小学联合开展《桃文化》校本课程教学展示活动的情景。

  到桃园里上课,学生们都很感兴趣。他们从3月中旬以来就开始对桃花观察探究,有的问父母,有的采访桃农,了解人工授粉的奥秘。“给桃花人工授粉是为了多结桃子”“给水蜜桃疏果是为了让桃子长得又大又甜”……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执教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们的探究兴趣,桃树专家当场给学生们解惑释疑,讲解人工授粉、疏果、整枝的科学知识。学生们还观察了解大棚种植的水蜜桃与野外生长的水蜜桃的不同之处。

  “长大后我要做一名桃树专家,研究培育更大更甜的水蜜桃。”四(3)班的盛伟说,尽管家里种植桃子,但以前对桃子并不了解,上了“桃文化”课后,他跟着爷爷、奶奶到桃园里学授粉、疏果,学到了许多桃知识。

  拥有1.4万亩桃树的大团镇是沪郊最大的产桃区,桃乡“宅前屋后皆蜜露”。2008年起,该校把“桃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引入校园,着力于挖掘和整理家乡的“桃文化”资源,开发成一门集探究、拓展课程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以此来作为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抓手,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目的。先后编写了《我爱家乡水蜜桃》德育校本课程、《我爱家乡水蜜桃》英语拓展课程和《桃之美》、《桃之韵》、《桃之源》读本。《桃之美》读本内容涉及大团水蜜桃的品种、口感、保鲜技术以及春天桃花盛开、桃树的栽培与管理以及桃子的生长过程等相关知识。

  “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项目被列为浦东新区教育科研课题。当天,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30余所小学的负责人参加了活动,专家对该校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的探索实践进行点评。专家们认为,“桃文化”校本课程很有地方特色,到桃园里上课很有新意,使师生有了探究思考的空间,这样的学习是快乐的,充满智慧与兴趣的,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缤纷桃园亦课堂,快乐童年在向阳。”向阳小学校长张琴琴说,开发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是为了“把根留住”,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水蜜桃,培养观察分析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正能量,促进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学校将进一步认真实施“桃文化”校本课程,有效落实素质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民生综合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桃园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
广告
东方城乡报社区·图说B04“桃园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 2013-04-26 2 2013年04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