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动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上海聚力搭建城市更新提质增效长效平台

  □记者 许怡彬

  近日,由上海市城市更新促进会、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上海市报业传媒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城市更新发展大会——2025城市更新、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举行。

  本次大会以“探索城市更新路径、弘扬历史文化风貌、服务民生发展需求”为目标,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格局,助力上海城市更新可持续长远发展。

  大咖云集,思维碰撞

  在主题报告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万勇教授以“新时期城市更新的展望与思考”为题,深入剖析了城市更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城市更新应秉承“有情、有别、有序、有机”四点原则的思考与探讨,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

  现场实践分享环节精彩纷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汪孝安,以“体系构建”为核心,结合早期建筑历史遗存案例,深入拆解城市更新“提质增效”的实现路径;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副总工、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城市更新公司副总经理谷志旺,聚焦“数字赋能上海音乐厅保护修缮与预防性维保”实践,直观展现科技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的新动能;上海外滩老建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亦锋,则以“百年老市府焕新”为典型案例,详细分享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可复制成功模式。

  圆桌交流环节,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建筑师牛斌担任主持人,与业主方、设计院、施工方及媒体方代表共同就“城市更新、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各方代表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为城市更新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

  “内外兼修”的城市更新项目

  会议现场举行了“上海市城市更新优质项目励选颁证仪式”。此次优质项目励选历经多轮严格筛选,最终综合选出42个优质项目,项目涵盖城市空间综合提升、绿化景观改善、历史文化保护、公共配套完善、水环境治理五大类别,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标杆样本”。

  如何在城市更新推进的过程中,保护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入围上海市城市更新优质项目的新场古镇牌楼路道路整治、综合管线及截污纳管整治工程,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内外兼修”的生动范本。

  上海的乡村,是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在乡村开展的城市更新项目,不是简单地“涂脂抹粉”,不仅要提升“面子”,更要夯实“里子”。

  古镇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表面的风光,更在于内在的活力与安全。曾经的牌楼路,或许面临着管线老化、污水直排、内涝频发等现代城镇的“通病”。此次更新没有回避这些“看不见的难题”,而是通过雨污分流及截污纳管整治,将电力、通信、给排水等管线统一规划、下地埋设,使古镇的雨污分流覆盖率提升到100%,极大减少了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在确保优秀历史建筑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古镇生态效益、环境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共赢。这种良性循环,使得历史文化遗产不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成了驱动创新的独特资源。

  据了解,为进一步扩大大会影响力、推广优质项目经验,主办方同步推出多项成果转化与推广举措。一方面,编制《上海市城市更新优质项目作品集》,系统梳理并沉淀标杆项目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在大会序厅同步举办“上海市城市更新优质项目成果展”,并计划以巡展形式走进华建集团、建工集团、同济设计等行业龙头企业,还将亮相2025年“城博会”等重要平台。

  此次首届城市更新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上海城市更新凝聚了行业共识、梳理了实践路径,更搭建起“成果展示、经验交流、资源对接”的长效平台,为建设更具活力、更有品质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新动能,也为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上海经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言论
   第04版:动态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政策
   第07版:借鉴
   第08版:国际
上海聚力搭建城市更新提质增效长效平台
以赛促训,助力农机手从“手艺人”走向“技术流”
浦东合庆展现和美乡村新貌
东方城乡报动态04上海聚力搭建城市更新提质增效长效平台 2025-09-30 2 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