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品优种,上海沐恩合作社收获高品质稻米

  □陈志强 记者 王平

  走进奉贤区南桥六墩村,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随处可见,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里来回穿梭作业。“1500亩优质稻米美谷2号又获丰收。”上海沐恩合作社理事长王季华高兴地说,依靠党的好政策,依靠科技创新,今年又收获了高品质的稻米。

  沐恩合作社是一家从事稻米种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水稻种植面积3600亩。

  为了让市民品尝到最好的新大米,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王季华先后引种了“美谷1号”、“美谷2号”“沪软1212”“花青素黑米”等几个拳头品种的优质水稻。其中,“美谷2号”是奉贤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稻品种,亩产在570公斤/亩左右,稻穗结实率和出米率高,其米饭软糯适口,米香四溢,黏糯有嚼劲,很受市民欢迎。

  今年9月中旬,“美谷1号”水稻进入成熟期,10月中旬,“美谷2号”“沪软1212”水稻进入成熟期,新大米投放市场后很快销售一空。“在奉贤区农业农村委和农技中心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尝到了引种新品优质稻米的甜头。”王季华说,为了让市民品尝到最好的新大米,合作社积极引种优质稻米新品种,今年沐恩合作社种植了“美谷2号”1500亩,“沪软1212”1200亩,还有“美谷1号”、花青素黑米等900亩。连日来,合作社抢抓晴好天气,安排了5台收割机加快水稻收割进度,11月下旬就可全部完成收割和烘干入仓工作。

  为确保稻米生态优质、营养可口,合作社探索绿色生产技术,坚持不使用化学农药防病除虫。在水稻田埂周边种植了一排排香根草,利用香根草散发的气息杀死害虫;在田埂周边配备“灭虫器杀虫”,在稻田的中间放置“太阳能振频诱虫器”灭虫。

  还采取了土壤绿肥深翻、生物有机肥、天然绿色生物防虫害等技术。在春季插秧前采用拖拉机下地翻耕土地,然后开渠放水入田,把一个冬天长出来的绿草埋在地里沤肥。等地里的新草又长出来的时候,拖拉机重新下地翻耕,再一次把草埋在土壤中沤肥。拖拉机连续两次下地翻耕的同时,又在田里撒下从养鸡场买来的鸡粪,和杂草一同埋入稻田里。像这类以杂草和鸡粪一同沤制的有机肥含有大量的含氮物质,对水稻生长很有益处。

  合作社的“娘田米”曾获得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最受欢迎产品、2023年中国(西部)绿色优质产品产销对接博览会金奖、2023年浙江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推送金奖、2023年上海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优秀示范方评比一等奖、2024年奉贤区国庆大米品鉴活动金奖等荣誉。

  面对近年来农业生产一线出现了劳动力队伍年龄结构偏老、农业劳动力和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2023年10月,王季华发起成立了上海南亩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他把这个农机服务专业组织形象地称之为“水稻保姆”,就是以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为稻农提供从插秧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服务。

  目前,合作社拥有拖拉机5台,久保田收割机2台,机械插秧机3台,植保无人机4台,自动售米机10台。机械作业减少了人工,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同时配备数名技术人员为稻农开展植保技术咨询、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头等大事。王季华希望通过科技创新走出一条现代化稻米生产发展的新路子,为确保粮食安全、为市民提供优质大米、为带动粮农科技致富、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尽一份绵薄之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区域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宠物
科创对接新质生产力 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
优品优种,上海沐恩合作社收获高品质稻米
“五邻工程”谱华章 和美社区欢聚一堂
体验丰收喜悦 探寻农耕奥秘
东方城乡报综合03优品优种,上海沐恩合作社收获高品质稻米 2024-11-22 2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