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9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人返乡激活“归雁经济”

  □唐涛华 唐宇

  在湖南永州市东安县白牙市工业园的华维节水科技装备(湖南)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大棚里,西红柿挂满枝头。工人们正驾驶升降式采摘车来回采摘、修枝、疏果。

  如今,公司年产值超亿元,建立智能化育秧、鱼菜共生等智慧农业试验区,为春耕育秧、瓜果蔬菜提供智慧水肥一体化、农业物联网等智慧农业装备及技术服务,覆盖面积20余万亩。

  “回到家乡发展,既能为乡亲们提供一些就业机会,还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吕名礼说。

  近年来,东安不断细化“归雁经济”的实施路径,完善创业扶持、人才招引、奖励激励等支持政策,把推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人才回农村“两进两回”作为重要抓手,以乡愁牵动人才,让精英重回故乡,实现乡村经济“蝶变”。

  走进花桥镇陈樟村陈樟牧业养殖基地,总面积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高标准圈舍里,负责人陈守琼驾驶着自动撒料车匀速前行,草料顷刻间进入食槽中。约10分钟,400余头西门塔尔牛的投食工作就已完成。

  35岁的陈守琼也是东安众多“新农人”之一,他早年经商,2021年回村当村干部。立足传统产业优势,他积极推动特色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我们通过现代科学养殖技术,今年预计能挣200余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0万元。”陈守琼说。

  在东安,像陈守琼一样的乡村追梦者共有890名。人才的回归,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作为回乡创业的“领路人”、招商引资的“牵线人”和家乡形象的“代言人”,遍及全国各省市的本地人才为东安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

  目前,东安累计打造多个乡村人才回归示范项目,通过迎春座谈会、招商推介会等平台,成功引进新能源、电子、旅游等项目6个,总投资18.36亿元,带动2000余人就业。

  (来源:中国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禁毒
绿野仙踪,惠和种业开启产教融合的研学之旅
能人返乡激活“归雁经济”
“麻溜”的农机使用“土专家”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06能人返乡激活“归雁经济” 2024-09-05 2 2024年09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