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治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0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人大代表+”模式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奚慧青

  近年来,浦东新区万祥镇金路村人大代表联系点坚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畅通民意渠道、关注民生福祉、倾听民声诉求”为宗旨,将代表依法履职与创新基层治理紧密融合,积极发动和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人大代表+网格管理”,推进基层社会“微治理”。金路村以“一中心一张网”网格化管理机制为抓手,通过人大代表进网格,探索“人大代表+网格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多网合一,整合全村4个网格,结合4名镇人大代表,形成了“每个代表进网格,每个网格有代表,每个代表勤履职”的工作格局,推动代表履职向深向实。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工作中,主动亮出代表身份,进网格、走入户,通过发挥“脸熟、人熟、政策熟”的优势,以倾听民意为基础,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履职清单”,把代表优势转化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效能。

  “人大代表+精准施策”,解决基层治理“大诉求”。面对外来人口倒挂、农民房出租管理问题突出的情况,金路村依托人大代表联系点平台,广泛问计于民、集中发挥民智。区、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制度方案拟定、意见征询、表决通过等工作环节,努力管好房前屋后的“身边事”,做好公共服务的“大民生”。通过走访调研,出台出租公约,引导租客自觉遵守。先后制定实施了《金路村提升外来人员管理服务的方案》《村民房屋规范出租的办法》,规范出租房管理;同时打造温馨之家“万祥寓”试点样板房,构建安全出租标准;搭建宅基地房屋出租平台,完善外来人口管理流程;制定《温馨家园志愿服务站工作职责》,提升服务内容等。在此过程中,村外来人口和村民房屋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真正做到以“点”为营,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

  “人大代表+共治法治”,提升基层治理“新成效”。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党组织、人大代表、群众组织以及职能部门均有着各自优势。金路村人大代表联系点坚持发挥好共治优势,与党群服务中心、群众自治等平台载体共融、活动共推、信息共享,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全力统筹和发挥各方资源力量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努力推动好法治,在基层治理中广泛宣传普法、参与立法、促进守法。比如,在推进村民房屋规范出租试点工作中,代表们发现村民房屋出租管理存在一定的法规空白,因此在区人大对五年立法需求开展建议项目征集时进行了上报,呼吁出台村民房屋出租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规范管理争取法律依据和标尺。这也是人大代表依托法治力量推进基层治理的积极实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治理
“老班长志愿联盟”让“迷彩绿”成为社区治理“生力军”
探索“人大代表+”模式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回应市民诉求让绿化带不再“任性”违停
岛上有座“红梅议事亭” 群众自治管理显生机
东方城乡报治理08探索“人大代表+”模式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2024-08-01 2 2024年08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