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绿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编织

  □李志石

  一天下午,文友丁金荣约我去他家玩。一进门,我被他家的橱窗里琳琅满目的手工艺术品给镇住了。那精美的工艺品,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光芒,让人目不暇接。

  他夫人徐海琴是一位民间绳编艺术家。那身边的篮子,花瓶,各式提篮,包包等,让我沉浸在梵高笔下的热烈星空,感受着无尽的创作魅力。那些燃烧的色彩,如同炽热的情感,让人无法抗拒。星夜的呼唤,艺术的魅力,只在一次凝视中,便能深深地感受到。

  三年前徐海琴退休了,在家潜心创作绳编。其实她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起就跟随外婆学习绳结。适逢假日也常常与舅母、表姐们讨教各种实用绳结的打法等技能,随外婆学习用彩绳编织手链、挂件及用彩绳盘琵琶扣、钱包等小品。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她向母亲学习编织中国结、蝴蝶结,编织玻璃丝网袋、玻璃丝杯套,水烟台托套等家用小品。退休后就着手将前辈传下的技能归集整理,专心梳理,并结合现代材料将技能融合,制作了一批批绳编作品。

  她外婆周贤凤生于1910年,从小家境贫寒,7岁到杨家做童养媳,与婆母一起操持家务。外婆从小灵泛懂事,深得婆母张杨氏的喜欢。婆母里里外外是把好手,纺线织布,织网修补特别是编织手艺远近方圆十里有点名声。外婆自然得其真传,几乎所有绳结都烂熟于心,常有村民上门讨究技法。母亲杨芬及哥嫂都有影响,母亲出嫁前自织的老粗布至今还有留存。传承人徐海琴自幼在外婆身边长大,耳濡目染许多,得外婆、舅母手把手传教,会数十种绳结打法,后回母亲身边手上常有绳线缠绕。

  参加工作后,徐海琴空闲时始与母亲、舅母、表姐等乡邻学毛线编织,织衣帽袜裤、手套提包,用草绳编织饭焐子,用棉线编织热水袋套,用玻璃丝编织钥匙挂件、玻璃杯套等。其间有琢磨有讨教,有母亲的精心说教,更有外婆、舅母传承的绳结及编织技艺打下的扎实基础。

  徐海琴建立“燕子麻绳手工坊”后,吸收周冬梅等一批热爱手工艺品的人士学习绳编,先后在老年大学、县文化馆开设绳编班。共有200多人参加了培训学习,有18名受传人一直坚持绳编制作,并将这项技艺到机关、社区、学校等地展示、传授。她多次获奖。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获得成功。

  其实,在我们老家,每当收秋之后,空闲时刻,一些丢了钉耙镰刀的农人又开始新的劳作,编织便是其中之一。

  草编中有草苫、草包、草垫、锅焐子、锅圈、草绳、草鞋、草帽、茅靴、草席、蓑衣和芦菲等等。说是常见,也不简单,编得结实、精致也不是很容易的。草苫是盖粮用的,要编得密集一致。草帽是用小麦秸编的,要编得精细耐用。草鞋是种田人过去常穿之物,既要编得牢实又要穿得舒服。

  那个时代的冬季,我们农村人也没有保暖鞋,就穿一种茅靴,当地叫茅窝。茅靴是茅草花或芦苇花编成的。茅花芦花开在初夏,做茅靴常在秋后,卖茅靴便到了寒冬了。茅靴的编织很有讲究,既要结实,又要好看,编出一些花样。如今茅草花难寻,编靴只好用绒布条替代,美则美矣,只是少了茅靴的古朴和自然暖和。

  草席,现在人在夏天也有用的。我们就是从睡草席那个年代过来的。我们当地的草席有两种,一种是芒稞席,芒稞草粗糙,织的席用于晒粮;另一种是蒲席,蒲草光滑柔软,织的席用于垫床。我也看过村上的人打草席,他们有打席架,架竖立,一人持横木,横木有一二十个孔,孔穿粗绳,扳动横木,另一人用长竹条送入芒稞草或蒲草,再压横木,如此反复。用蒲草编织的除了蒲席,还有蒲包、笼垫、蒲鞋等等。

  我也穿过蒲鞋。编织蒲鞋也是草编中的一大绝活,不仅要有一套专用工具,而且要靠熟练的巧手。这样编出的蒲鞋穿在脚上才更加柔软舒适。蒲鞋的最大特点是软和、透气。不光农民春秋天爱穿那种带帮的蒲鞋,我也看到有城里人夏天也喜欢穿着一种很具特色的蒲拖鞋。

  草编,最难的当数蓑衣。蓑衣有茅草的,葎草的,还有棕毛的。严格地说,棕毛蓑衣已不是完全的草编了。茅草蓑衣比较普通,编织相对容易些。葎草柔韧,编织蓑衣蓬松。棕毛取自棕榈,细软韧滑,编织的蓑衣不仅漂亮,遮雨挡雪的效果也好。《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宝玉风雨访黛玉,有传说穿的就是这种蓑衣。

  在我们老家还有竹编,芦编,芦穄编,柳条编等,这些枯萎的芦苇和树枝,都是祖辈们眼中的宝。那些枯枝梢条让人工的编织变“绿”,恢复了生机。

  乡村编织的故事也在岁月的长河中流传开来,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那些关于生命、坚韧与希望的话语,也成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箴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公告
   第05版:阡陌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生活
母亲永远看得见
乡村编织
乡村医生
渔歌子
东方城乡报绿野06乡村编织 2024-07-05 2 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