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才
“瑞气盈门福禄临,和风永在万户春”,这是来自浦东新区航头镇瑞和苑文化长廊的一副对联。航头镇瑞和苑居民区党总支根据居民诉求,在老旧设施进行“微改造”“微更新”的基础上,构筑文化长廊,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汇聚在一起,自豪地说唱起如今的幸福生活。
入住瑞和苑的居民中,新上海人约占总人数的60%,尤其是带小孩的老年人居多。之前小区的基础设施简陋且配备不足,给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瑞和苑居民区党总支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在楼道的底层空间建立“睦邻小屋”,由党员带头,挑选社区能人,进行理发、磨刀、家电修理、量血压、健康咨询等便民服务。之后又经反复走访,倾听民声,对小区设施进行评估,召开听证会,对小区老旧设施进行“微更新”“微改造”,唤醒沉睡的场地,把“睦邻小屋”的功能延伸到室外,增设文化活动景点,得到了居民代表的一致赞同。
居民区有3个小广场,其中中心广场面积有400多平方米,之前由于场地出现坑洼,鲜少有人光顾。改造更新项目启动后,小区党员、志愿者义务进行整修规范,围起了小栅栏。在施工方进行场地平整改造时,党总支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协作,党总支书记带着分管人员到镇有关部门求援,为活动场所换上了10套崭新的健身器材。设计规划中还包含广场周边睦邻点的布置:分别在8处安装了石桌凳椅配套,将居民感到低矮的石板凳进行升级改造,换上了34只有靠背的大理石休闲椅。
随着改造工程的深入,“文化长廊+休闲凉亭+门卫”的改造方案效果逐步显现,20余米的长廊两端种植了紫藤,长廊内安装了两排木椅,“市民公约、学习园地、幸福快餐”的不同功能板块展现在居民视线之内。其中,“瑞和亭”设置在广场不远处的假山丛林中,景致优雅,过去简陋、陈旧、设计不合理的门卫也得到了更新改造,门岗车道隔离区域摆放绿植、鲜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
如今,这个为民拓展的活动空间,注入了文化元素,居民之间由“陌邻”融洽为“睦邻”,小区内人气满满。居民们坐在文化长廊的板凳上,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蜗牛和黄鹂鸟”欢快的歌曲,自然、优雅、动听,唱出了他们热爱社区生活的美好心声,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居民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