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锋 龚国华 赵洪进
何为犬猫真菌病
犬猫皮肤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皮肤病占了相当大部分比重。皮肤真菌感染也被称为浅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动物体表的真菌侵害表皮、被毛、脚趾等角质化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此病病因复杂、不易确诊、在治疗上有一定难度且复发率高,引起病变的主要真菌有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后两种真菌在犬猫中最常见,而且可以感染人类。
犬猫真菌病流行特点
犬猫皮肤真菌感染病能在犬猫和人之间交叉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其临床发病率很高,并且治疗周期长,易复发。犬猫感染真菌有明显的季节性。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犬猫的病例在夏秋两季比较多见;毛癣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犬小孢子菌也可以一年四季发病,但高发期是8月到次年1月份。真菌感染的潜伏期为4~28天。真菌的传播方式分为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猫是主要的真菌携带者或感染源,其次是啮齿类动物。感染犬的真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约占70%),其次是石膏样小孢子菌(约占20%)和毛癣菌(10%);感染猫的绝大部分是小孢子真菌。
临床发病表现
临床上常将皮肤真菌病的脱毛症状称为癣,发病初期,在皮肤上形成圆形断毛的秃斑,其上覆盖不同程度的鳞屑或呈红斑状隆起;病程中后期,脱毛区向外周扩展,中心开始愈合,可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烟灰样脱皮。
犬猫的感染部位多见于皮肤、被毛、爪和趾甲,主要分布在患病动物身体的前部(如面部)和下部四肢。病变部位可以是单个的或多个的病灶。受感染的皮肤上出现斑块状红色痂块、鳞片,有极个别病症会出现溃疡性结节或皮肤排脓的现象,但这种情况很少见。病变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粗糙并伴有断毛和脱毛现象,严重病例表现为成块的脱毛,皮肤或有轻度瘙痒症状。患病动物除了皮肤症状外,吃喝等方面表现正常。
犬猫真菌病防治
局部治疗。剃毛后涂药治疗和使用抗真菌香波,可以很快消除传染源。局部轻微真菌感染只需要涂药就可以,但涂药的范围必须比原来的病变面积大,因为大部分的真菌生活在病变的边缘,即有毛和无毛交界的区域。如犬、猫的全身不同的部位出现多个病变灶,最好给患病犬、猫进行药浴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真菌香波或用硫磺皂进行全身浸泡,每周两次。
全身治疗。如果进行局部给药治疗后,犬猫还是反复发生真菌病,应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对于全身性或多部位的真菌感染的病例(少见),需要局部涂药和口服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口服抗真菌药可以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注意口服抗真菌药物一般用于严重和慢性感染的病例。
消毒灭菌。真菌感染后环境的消毒也很重要。真菌可以在地毯内存活较长时间,随时可以引起犬猫再次感染。在治疗期间,建议至少每周一次彻底吸尘打扫环境。首先用吸尘器清扫环境,再用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家庭内环境或犬舍、犬猫的睡垫或睡箱等处的脱落被毛也是主要的传染源,因为真菌喜欢在阴暗角落处的毛发和皮屑上生长。也可以将地毯等用品放于日光下暴晒,足够的日光紫外线照射也可以把真菌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