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素有“千年伏羊看庄行”的说法,庄行的“羊肉烧酒食俗”拥有600多年历史,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伏天吃羊肉、喝烧酒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到许多庄行人的生活中。
当下正是庄行大大小小的餐厅一年里生意最为火爆的时候,清晨五六点,就已经有当地的老吃客前来,三五好友做伴,熟练地点上一盘羊肉和一壶烧酒,配上羊汤和小菜,一口羊肉、一口羊汤、一口烧酒,痛快酣畅。随着第十六届上海庄行伏羊节的举办,这一盛况将一直持续一个多月,伏羊节名气不小,因此每天都有游客前来吃羊肉、喝烧酒,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夏日热情。
在庄行镇新叶村的“田园里”农家会所后厨,有一间专门为烹调羊肉准备的房间,这里是大厨王师傅的专属“舞台”。记者前来时,正好当天的一锅羊肉已经焖煮到位,可以出锅,王师傅将锅盖掀开,瞬间蒸汽四散,整个厨房都弥漫着羊肉的香味。王师傅捞出一大块羊肉,长时间的烹煮,让其不仅香气四溢,而且软烂到用手轻轻一掰就能脱骨。根据部位不同,每块羊肉的肥瘦比例和口感也各不相同,“我最推荐的是肋排的部分,也就是羊排,肥瘦比例均匀,煮出来后瘦肉嫩滑软烂,肥肉肥而不腻,一起吃下去更是鲜香醇厚,回味无穷。”
每天凌晨,新鲜的羊肉会被送到这里,需要先在清水中浸泡一到两个小时浸出血水,随后在沸腾的锅中大火烧半个小时,再转小火焖煮四个小时。“焖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用专用的网架固定好羊肉,让它不会浮出水面,确保焖煮到位。”王师傅告诉记者,庄行羊肉烹煮的过程中,这样一锅老汤只需加入少许食盐,再掌握合适的火候和时间,就能完美激发出羊肉本身的香气和滋味,不需要再额外进行调味。“老吃客都知道,我们庄行的羊肉吃的就是新鲜和原汁原味。”
要做出原汁原味的美味庄行羊肉,前提是要有优质的本地山羊。据介绍,“田园里”选用羊肉都来自自己的养殖场,餐厅负责人,同时也是上海腾达兔业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顾永豪表示,“合作社不仅养殖兔子,养羊也有十多年的经验。”在庄行当地的养殖场里,记者看到了合作社自己饲养的山羊,“我们最初也是引进崇明白山羊的种源,尽管崇明白山羊肉质出色,但个头较小,所以将它们与个头较大的庄行本地羊进行了杂交,结合二者优点。”顾永豪表示,餐厅选用的都是养殖时间15个月左右的本地优质白山羊,这个阶段的羊已经发育成熟,但还没有进入发情期,所以肉质鲜嫩又不失紧实,而且膻味小,是最合适做白切羊肉的食材。
“其实不仅是夏季,我们一年四季都卖羊肉,除了庄行当地,在南桥镇也有专门的门店,接下来也有计划拓展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顾永豪介绍,除了白切羊肉,店里还有不同口味的羊肉美食供顾客选择,比如冬天很多人喜欢吃的红烧羊肉以及烤羊排、羊肉串等。而餐厅也在羊肉的做法上不断进行改进、创新,“一方面我们会坚持传统,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到各地‘取经’,比如前阵子就去苏州了解了藏书羊肉的做法,将来能够借鉴并吸取各地优秀的羊肉做法和经验,针对不同口味的顾客推出不同的羊肉美食,进一步满足不同的需求。”
十几年来,“庄行伏羊节”这一活动不断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逐渐成为上海知名的美食节庆活动,也成为庄行镇吸引游客的一块“金字招牌”。“田园里”于今年开业,不仅有羊肉,还有合作社自己生产的稻米做成的米糕、新鲜蔬菜等当地绿色优质农产品售卖,趁着庄行伏羊节的东风,吸引了众多游客,为庄行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文字:蒋晓燕 记者 陈祈
摄影:沈一卓 记者 杜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