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才
和煦的春风,吹暖了大地,万物复苏,姹紫嫣红。动迁入住浦东新区的我,安定下来,如风春拂,本想去寻找沁人心脾的词汇来描述享受的过程,欣闻“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的号角早已吹响。那种传递宛如播撒春的种子,遍布城镇的大街小巷,处处孕育着蓄势待发的勃勃生机。华丽的词汇,未必胜过现实的诠释。
乐见浦东的概貌,脑海里立马浮现出熟悉的场景:在12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东方明珠高高耸立在黄浦江畔,背拥陆家嘴地区现代化建筑楼群,与隔江的外滩万国博览群交相辉映;位于最东南端的滴水湖,以水兴城,以水养城,打造“水美都市典范”,形成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成为长三角和上海国际都市的名片;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世纪公园,以大面积草坪、森林、湖泊为主体,体现东西方园林与自然的融洽,“人与自然”和谐,花草树木竞相争艳;还有迪士尼主题乐园,融汇了中国风和纯正迪士尼风格,观光,度假,营造了快乐的天地。
而今浦东,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繁花锦簇,风光旖旎,广袤而又壮观;而今浦东人,满面春风,引以为豪。我沉醉在愉悦的回忆中,似乎昨日的愁绪从眼前一闪而过。
记得当初动迁时,居住浦东心有余悸。那是因为“宁要浦西一张床,勿要浦东一间房”的流行语,像背诵唐诗那样,记忆深刻。虽然是一江之隔,却觉得是那么遥远;虽然有东方明珠的点缀,但对偌大的浦东,抹不掉一脸的陌生。
那是2012年的初冬,体感些许寒冷。有人说,浦东的气温比我们这里还要低一点,我添加了绒线内衣,穿起了滑雪衫,有点过雪山的架势,乘坐动迁组租借的大巴,跨过杨浦大桥,穿过周浦小上海,拐进车少人稀的柏油马路,来到浦东一个新建的居住区看房。一大片新建的高楼,错落在涓涓流水的河道两旁,风格独特,颇为气派。可惜只有一条公交线路,难免看房人犯愁。若公交便捷,这片居住地可谓是风水宝地。在浦东新区的版图上,它的名字叫鹤沙航城大型居住区,拥有5.03平方公里,可容纳15万人居住。
这里风景清幽。我选择了在这里安居,春夏秋冬在这里生活。时隔一年,居住区的东边,用数字替代的地铁16号线从龙阳路奔腾而来,开往滴水湖,竖立了“鹤沙航城”站牌;几年过后,居住区的西边,又是数字化的地铁18号线,以无人驾驶的技能从长江南路抵达航头镇,竖立了“鹤涛路”站牌。东西两条地铁线,途经我的大型居住区,平行之间相距2000米。东西呼应,选择自由,方便了南来北往的出行,最后一公里公交把我送到了家门口。浦东的速度,浦东的服务,浦东人的精神,犹如春暖人间,用温度撩拨起浦东人写在脸上的和颜悦色。
曾经有人说过:“幸福只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浦东人拥有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已经连续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区,令人羡慕不已。拥有8年社区志愿者身份的我,终于赶上了“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的专列,定当豪情满怀,勇毅前行。在家园小区,在口袋公园,在生活广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呵护卫生环境,爱绿护绿,清洁家园;交通十字路口,志愿者穿着有标识的服装,手拿三角旗,拥有公德心,关照行路人。那红色的星星点点,像春天绽放的花朵,鲜活,绚丽。因为我在其中,尽收眼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全国文明城区”已经成为浦东新区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亮丽名片,在此基础上,再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当好新时代全国文明建设引领者,更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浦东人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棒棒的,暖暖的,带着春的气息,焕发新的活力,赋予城区一派清新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