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三农实用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1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浑源探索黄芪“七十二变”

  □李新锁

  生长于北岳恒山脚下的千年黄芪,有哪些产业发展路径?5月8日,在山西浑源举办的恒山黄芪新品研发大赛暨精深加工论坛,让道地药材恒山黄芪有了“七十二变”的可能。

  “这款复合型乳茶饮品,融合黄芪、苦荞、奶粉等原料,充分考虑了年轻人对奶茶类产品的需求,同时顺应了部分年轻人的养生潮流。”来自西华大学车振明教授团队代表付群梅表示,饮品添加代糖,符合年轻群体追求零糖、低热量的需求。

  在“Z世代”的消费观念中,“养生”“联名”等正成为关键词。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馨怡说,在大健康广受关注的背景下,“Z世代”对食品原料愈发关注,低脂低糖、全麦高纤维、无添加等元素日趋热门,“在此基础上,国潮设计的网红点心火爆社交圈,除了高颜值,跨界联名也是一大趋势”。

  其间,张馨怡带着用恒山黄芪、玉米粉、小麦粉等制作的黄芪酥,面向年轻群体推介。

  在满足年轻人养生需求之外,参赛者还在关注各类人群的“容貌焦虑”。

  来自山西大学的芪福三晋团队现场推介“恒山黄芪亮肤旅行装”护肤产品。

  团队成员朱浩宇表示,产品在政府支持、企业牵头、高校保障的创新模式下完成,通过现代提取技术和制备工艺,将黄芪加工成手工皂、黄芪水液和黄芪乳液等产品,同时结合文旅产业开发适应多种场景的黄芪产品。

  恒山黄芪被誉为“正北芪”,广受业内推崇。28万亩的种植面积也让山西浑源成为“中国黄芪之乡”。然而,和资源禀赋不相称的是,恒山黄芪长期处于低端化、碎片化加工阶段,产业链条、品牌等亟待提升。

  山西农业大学恒山黄芪产业研究院院长田洪岭表示,针对当前恒山黄芪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巨量副产物及下脚料资源价值低估等问题,研究院对其药用和非药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黄芪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田洪岭建议,恒山黄芪通过产品创新赋能中药材产值,通过塑造品牌多渠道推介道地药材,借力产业链提升产业。

  对此,浑源县委书记高莹表示,恒山黄芪人种天养,是大自然赐予浑源的瑰宝。浑源将借助各界力量,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带动能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浦东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治理
“数智”之光 让乡土不“土” 乡愁不“愁”
山西浑源探索黄芪“七十二变”
东方城乡报三农实用周刊05山西浑源探索黄芪“七十二变” 2023-05-11 2 2023年05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