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耕读教育浸润中小学生的心灵

  □萧淑贞

  中华文化教人从小立志立人、自觉修身,注重道德心性,在古代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离不开耕读教育。当今社会,让农耕劳动成为一种文化传承,有助于解决粮食浪费,也有助于解决青少年的劳动缺乏和身心健康问题。

  农耕劳动将课堂与大自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它能够让青少年亲近乡土、亲近社区、亲近大自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强烈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还可以解决沉迷游戏和手机的问题,增进心理健康。

  乡村有得天独厚的农耕劳动条件,城市就没有这么便利。因此,城市更需要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农耕文化建设,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如开辟“开心农场”“耕读园”等。城市里的种植生活不单单是一种新生活方式,也关乎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人的内心和谐。

  近年来,城市农耕体验项目应运而生。珠海横琴正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那里有一片“市民农园”着力探索“垃圾分类-堆肥-市民农园”的废弃物循环资源化利用。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也在不断收获都市农业创新成果,拼多多连续3年举办农研大赛,利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算法种植、合成生物等跨学科技术,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当前,教育部门正在大力倡导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一片土地就是整合各个学科的实验室和课堂,在劳动实践中可以活学活用书本知识,培养学生们对于天地万物互联的情感。比如,将《诗经》与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天文、地理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整体综合的思维、丰富敏锐的感知和情感系统。

  (摘编自《半月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言论
   第04版:视觉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关注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国际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以小城镇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让耕读教育浸润中小学生的心灵
“农民评职称”:推进乡村振兴的有益尝试
东方城乡报言论03让耕读教育浸润中小学生的心灵 2022-11-10 2 2022年11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