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五常:为“中国饭碗”装上优质米
黑龙江省五常市249.1万亩水稻收获全线告捷。“五常市要深入实施大米产业提升工程,从‘品种、品质、品位、品相、品牌’五方面精准发力,争当全国稻米行业标杆,为‘中国饭碗’装上优质米。”五常市委书记杜平说。
据介绍,今年五常大米亩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0斤~100斤;出米率保持在55%以上,较去年高出2%。近年来,五常市借助生物科技,推进种业科技创新,不断对主栽品种“稻花香2号”进行提纯复壮,稻米品质和产量稳步提升。
天津: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成
据天津市农科院消息,经过11个月紧张施工,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成,这标志着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入新阶段。据了解,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总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1972平方米,包含种质保存库1270平方米、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评公共平台296平方米、种质信息共享平台57平方米,可容纳40万份种质资源,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等多种类。
湖南:四千余万亩中晚稻
灌溉获保障
截至目前,湖南4000余万亩中晚稻灌溉得到保障,确保在特大干旱之年,将灌区农田灌溉总体旱情发生率控制在1.5%以内。近年来,湖南省大规模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401万余亩,新增年节水能力达到9亿立方米,夯实了灌区抗长旱抗大旱工程“底子”。为送上“及时水”,全省水利系统全面开展“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行动,派出1.1万批次6.6万人次,上渠道、下田间,帮助解决保灌保供问题7300多个,送水护水到田间地头。
四川:
试点“农业共营制”
为有效破解农业生产经营中“地碎、人少、钱散、缺服务”四个制约和“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三个难题,今年以来,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回龙场社区和保和镇洞子湾村2个村启动“农业共营制”试点,探索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催生“散户”变“大户”,农业职业经理人助推“荒地”变“良田”,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低效”变“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