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豪敏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当前,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正处在从“有没有”向“强不强”转变的过程中,要做好做强村集体经济,需从“能”“实”“巧”三方面着手。
“能”字当先,挑好“能干”的领军人物。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注重从致富能人、科技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当中,选拔思想解放、事业心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来聚拢民心,实现强村富民。
“实”为基础,找准“实在”的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仅仅依靠政策性收入、租金等收入来源难以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必须紧紧依靠产业、融入产业、发展产业。事实证明,小品种也能做成大产业。因此,要找准乡村的核心吸引力。既可以是美食、文化,也可以是建筑、古村落等,乡村要将自身资源摸底排序,选取价值最大、最具差异性的资源,围绕其业态开展产业发展。要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本地优势特色资源,将小产业做大,把大产业做强。
“巧”在其中,善用“巧妙”的政策利导。遵循政策导向,读懂政策需求,方能做到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打破固有发展模式,通过镇村联动、抱团发展,解决各村单打独斗的困局,探索发展飞地经济,打破区域、资源等要素制约,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是一日之功,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我们要在“能”“实”“巧”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摘编自《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