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新主体·借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6年驻村路 殷殷富农情

  “到周立军家2417步。”

  “到于双柱家2880步。”

  “到黄昌义家3520步。”

  对于从部队转业、现任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大石寨镇东方红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文刚来说,从他的宿舍到每一个脱贫户家的步数他都烂熟于心。

  王文刚是一名转业军人,曾任职于国网科右前旗供电公司。2016年11月被选派到俄体镇双花村,后“转战”大石寨镇东方红村,到如今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6年了。发展庭院经济,鼓励种养结合,开展农网改造……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王文刚在帮扶一线辛勤耕耘、倾力奉献。

  庭院经济鼓“腰包”

  俄体镇双花村脱贫户姚爱国骑着新买的电动三轮车回到家,刚把车停到院子里,就忍不住拨通了王文刚的电话。2017年9月,科右前旗政府面对全旗贫困村推出发展庭院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贫困户在院子里栽种中草药,免费发放赤芍地苗,请技术专家统一培训,后期由政府组织收购。

  时任双花村驻村第一书记的王文刚马上召集村干部商议,决定和村主任王明胜一同到扎兰屯市赤芍种植点学习“取经”。王文刚了解到,赤芍种植周期为2年,每亩能够收获约800公斤成品,按照市场价格每公斤收益是28元左右,亩均纯利润在1万元左右。虽然收益可观,但真要村民种植,却没有一人愿意跨出第一步。为打消村民顾虑,王文刚带领21户贫困户,来到已经开始种植赤芍的俄体镇义新村。眼见为实,不少村民开始心动。趁热打铁,王文刚又赶到36公里外的乌兰浩特市,联系6家中草药收购商,与这21户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协议,承诺如政府无法回收,由这6家商户代理收购。贫困户们心里有了底,把赤芍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种养结合促增收

  2018年,东方红村共有肉牛147头,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养殖大户手里,大多数农民还是只种植玉米。每年秋收后地里留存大量的秸秆,除了送人就是焚烧,即影响环境又浪费资源。

  “能不能引导村民走种养结合的道路?上级有产业扶贫政策,可以用来帮助大家买牛、养牛,还能利用玉米秸秆发展养牛产业。”王文刚思路清晰。他多次进入农民家中拜访,和他们畅谈发展养牛的好处。

  2018年,通过政府帮扶,时年57岁的村民周立军家分到了两头基础母牛。2019年,经过人工授精,母牛怀上了“双胞胎”,这让周立军大受鼓舞,王文刚更是早早找好兽医接生。今年,他家已存栏6头牛,每年能带来4万元的收入。如今,东方红村的肉牛养殖户发展到67户,基础母牛达到612头。“到2025年,我们村要达到基础母牛1000头,实现村民收入翻倍的目标。现在看来,提前一到两年就可以实现了。”王文刚自信地说。

  全村用上“舒心电”

  在2020年农网改造前,东方红村只有两台变压器,总容量150千伏安,村上用的是35毫米的裸铝导线,电压也只有176伏。饭不熟、水不开、灯不亮都是常事。

  得知村民诉求后,王文刚第一时间与派出单位国网科右前旗供电公司联系,申请将东方红村纳入农网改造范围。2019年,在王文刚的努力协调下,国网科右前旗供电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进行现场勘查,以最快的速度开展农网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163万元,将原有2个变压器升级为5个变压器,总容量1000千伏安。去年10月,东方红村的农网改造工程全部完毕,升级后的电力线路惠及全村227户、835人,一户不落,全村村民都用上了“舒心电”。

  吴庆杰 李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专题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日本文化遗产活用的乡村实践
异域传真
6年驻村路 殷殷富农情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借鉴B066年驻村路 殷殷富农情 2022-08-30 2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