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国银行杯”第二届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举行。大赛面向返乡入乡在乡的各类农村创新创业者,展现了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和人才的风采,也彰显了目前产业类型和发展业态的多元。
□记者 曹佳慧
8月26日,“中国银行杯”第二届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举行。赛事产生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和优胜奖6项。至此,由青浦区农业农村委、中国银行上海市青浦支行联合主办,吴江区农业农村局和嘉善县农村农业局协办,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大力支持下的“中国银行杯”第二届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创新创业大赛收官。
本次大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面向返乡入乡在乡的各类农村创新创业者,通过搭建成果展示平台、创意比拼擂台,荟萃新农民风采、新创意灵感、新技术成果、新业态类型,选拔推介优秀创业创新项目和人才,加速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与往届相比,本次大赛的参赛选手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更优化,选手覆盖长三角地区,创业实践经验更为丰富,产业类型和发展业态更加多元。记者了解到,决赛选手的参赛项目中,既有现代种植业等传统农业产业项目,也有文化创意、农文旅融合、农产品供应链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凸显了长三角地区农村创业创新未来融合发展的新特征。
经过前期赛事的层层选拔,共有来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三地的15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到本次决赛的激烈角逐。决赛现场采用现场路演“6+X”模式进行(每位选手进行6分钟项目展示+专家评委点评提问)。现场专家评委根据选手的现场表现,通过考察选手的创业创新、运营策划、组织协调、现场展示等能力,结合参赛项目的创新性、投资价值、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对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带动性等进行综合评分。
经过紧张有序的对决,最终,刘夏带来的“赵巷镇方夏村‘一稻’乡村品牌运营”和上海太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王印带来的“‘一棵菜’丰产不丰收的‘出路’”荣获一等奖,“乐稻心田——新乡村,新消费,新动能”“一里谷健康蔬果高附加值产业链项目”和“半农半X的农场生活”三个项目荣获二等奖,“‘稻花’与‘乡愁’在长漾相遇”、岑卜国潮文化村、“‘水生蔬菜+水产品’的立体农业建设”和“小糕点、大作为”四个项目荣获三等奖。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怀向军表示,要把握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有序推进长三角地区农村创业创新平台搭建、政策支持和宣传推介等各项工作,一起写好农村创新创业这篇大文章。
主办方表示,本次比赛的前十名将同时被评为第四届青浦区十大农业创新创业带头人,前四名将代表青浦区参加第六届上海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
现场,上海市青浦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青浦支行还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市农业农村委产业处、市农广校、青浦区农业农村委、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等相关负责人,青浦区各街镇、现代农业园区、中国银行上海市青浦支行、吴江区农业农村局、嘉善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