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倾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7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工厂的日子里
倾诉与聆听,城市人的情感故事。 请勿对号入座。(图文无关)

  在工厂里,胡婧那时未婚,我们这批年轻人刚进厂直呼“大娘子”,她却一点不恼,还主动帮助干活。真是应了一句老话“心宽体胖”,都说大娘子将来肯定是有福之人。

  口述/裴嘉昕 文字整理/丁惠忠

  ●应约赴宴,显然说得隆重了一点。按常规跳槽离开了原单位,昔日同事相会吃顿饭叙旧,彼此是念着一份情,如借口推托就不上台面了。老同事难得聚首,哪有不喝酒呢。我便没有开车直接转几趟地铁,从昆山前往浦东金海路那边,找到饭店颇费时费劲。

  这次牵头聚餐的是原制塑二车间胡婧,人称“大娘子”。她身材高挑,头颅方正,眼睛大,胸脯结实,穿鞋子40码,摊开手掌像一把小扇子。只要瞧一回她的模样,难免往大处扩散,跟电影特写镜头似的。想想挺好笑,在工厂里,胡婧那时未婚,我们这批年轻人刚进厂直呼“大娘子”,她却一点不恼,还主动帮助干活。真是应了一句老话“心宽体胖”,都说大娘子将来肯定是有福之人。

  坐在大娘子身边的两位女同事,曾是同车间的发货员和质量员。我和老西瓜在桌子对面抽烟,嘴上牛皮哄哄逗着三位“红颜”开心。稍后进屋的周浩晖手上拎着两瓶白酒,看不清什么牌子,他的双眼珠子暗戳戳挂在大娘子身上,嘴里含糊其辞地有点责怪人选这么远的地方,上海滩饭店都搬迁南方烤卤猪去了。

  酒喝得脑袋晕乎乎,酒精烧得人亢奋,自然话多,开始不着调了,有一种怀旧的情绪漫无边际地冲破窄小的空间。

  十五年前,我与这几位工友跨入这家街道塑料制品厂,原因不外乎都是技校、职校毕业,手上揣着一张少斤缺量的文凭,像国有企业、高档写字楼大公司、机关事业单位这类高门槛,只是听说过而从不在视野里,如同车间主任所言“飞机上钓蟹远天八只脚”。车间主任是崇明人,这句老家方言,上海人听不懂。问车间主任是啥意思?他认真地说进了厂好好工作,别这山望那山高,距离远着呢。车间主任厚道顾及他人面子,并没有明讲那张文凭掂掂多少分量!

  也是,书念岔道,掉了层次,怪不得谁。新工人起薪低,好歹有工资拿,勉强吃上饭。虽不时感到拮据,我偶尔向老妈伸手讨个几百块花花。老西瓜家里人多,不敢向爸妈开口,他又长得魁梧,饭量大,不到饭点便往厂里食堂跑,打饭却挑最便宜的买。大娘子看不过,多买一叠饭菜票丢给老西瓜,嘴上道一声“借给你的,要记得还”。大娘子待人处事大度,可她平常很俭省,有时菜汤淘饭就算一餐,说是人胖减肥呢。

  我和周浩晖经常给老西瓜吹风,大娘子心疼他,就跟她谈朋友,过几年娶回家过日子。老西瓜一点不领情,反而说我跟周浩晖是嘲笑他,看看大娘子这个“吨位”进不了黄浦江,要抛外海锚地,意思是不般配,嫌她不俊俏。

  周浩晖斥责老西瓜拎不清,一个小姑娘硬说自己要减肥,省下饭菜票给他,多体贴人啊。大娘子是一朵大荷花,有一颗出污泥而不染的心。老西瓜无话可说,以后不要大娘子的饭菜票了。

  接着事情反转过来。周浩晖接近大娘子,有几趟工休约她跑和平公园,一路遛至豫园,再踅进电影院。第二天上班,大娘子就讲与周浩晖结伴出去玩的事。我听了一愣,其他工友也是眼光一个个瞄向周浩晖,不相信竟然有这回事。大娘子将私密约会一一道出,说明她和周浩晖没戏,难道心中真有老西瓜?周浩晖心中刚燃起的一盆“情火”,飘悬在高空被风吹灭了。

  到了第二年开春,大娘子辞职了。她是最早离开工厂干个体户,去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租摊位,做起了贩卖服装生意。随后一些年,老西瓜和周浩晖,以及发货员、质量员两位女同事,都先后离开了这家工厂。我是最后离职,可能也是最失面子的一个人,但从不后悔在工厂的日子里,谈了人生第一场初恋,如果这算得上是恋爱的话。

  ●记得大娘子从事服装生意的第六年,她曾约过一次聚会,仍是这么几个人,只有我还在工厂上班。大娘子生意做得挺顺,结了婚,养一个儿子。大娘子的男人也是从里弄走出来的,她说,孩子他爸没学历,在菜市场宰鱼,两人赚下的钱凑一块买了一套房子,就这点家底,回到家女人一身布料化纤味,男人一身鱼腥味,哪有享受一顿好饭的胃口。

  大娘子看似轻描淡写的闲聊,我是体味出她的艰辛,一个从小里弄长大的上海姑娘那种韧性,依靠自己改善生活的勇气和担当。突然,我的哪根神经猛烈颤抖,听了这番话特别地感动。

  另外两位女同事也都结婚,在公司打工。老西瓜结婚又离了,具体情况他不愿多聊。周浩晖倒与我一样是单身,但他谈妥了一个女朋友,住在淮海路上的。大娘子见过周浩晖的未婚妻,说是打扮艳丽,属于那种时尚精致的上海女人,绝不会跑到七浦路买服装的类型。周浩晖听了大娘子夸赞他的未婚妻,便客气地说凑巧碰到,是自己高攀了人家。其实周浩晖有这个能耐,他离开工厂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汽车装饰公司,分店开到了杭州,生意应该不会差。

  当大娘子问到:嘉昕,你跟我们这帮工友比起来,称得上是秀才,年纪也刚好,成个小家未尝不可。听说你跟四眼处对象,发展到什么程度?

  我想都是一路混过来的老同事,回避不了这个话题,既然大娘子出于关心,她肯定知道我在工厂里的事情。我老实告诉他们,没有程度,四眼心高气傲,再等等看。

  ●邱喻戴一副粉红色框架近视眼镜,厂里都唤她“四眼”。她瘦高个,皮肤白皙,有一头染着几绺菊黄色的长发,迈步时撒在圆润的肩膀飘逸生辉。但厂里有规定,为生产操作安全女工必须剪短发。四眼上班第一天被车间主任领到后勤科剪了长发,她两眼直掉泪珠。

  四眼比我晚一年进厂,读书同样不怎么行吧,只能来街道厂当车间工人。然而不满一个月,四眼被厂部高配到宣传科当科员。有一天,分管人事的副厂长看到了四眼的档案,发现她字写得好,应该是从小练习书法,最主要是简历上填写初中时期在《少年报》发表过作文,在学校获得过作文一等奖。副厂长找四眼一问,确认情况属实。由于她偏科才读了一个高职学校,原打算再读专升本,但当时家庭条件不好,街道厂来学校招工就报名,想先工作养活自己。经副厂长推荐,厂办公会议定下将四眼调到宣传科,负责黑板报、精神文明台账记录、与上级外宣材料衔接等工作。

  四眼感谢副厂长的力荐和培养,工作十分积极主动,将火箭式提干的非议压下去了。四眼不像有些干部进了办公室很少踏进车间,她经常来车间搜集一些好人好事,还发动班组工人写身边激励人的小故事。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大娘子胡靖带病坚持上班,帮助老工人分担任务的故事,投进了厂部信箱。四眼看了我写的故事,她跑到车间找我,认为这个故事写得挺让人感动,要登在厂部黑板报上。

  四眼说,裴嘉昕,我邀请你当黑板报通讯员,年终评比会有一定的奖励。

  我一听四眼这句话,浑身像有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心怦怦跳,窃喜不已。总算可以与眼前这位孤傲清高的美人,近距离接触了。但我并没有表现出愉悦之情,若无其事地问四眼奖励什么?四眼一本正经地说,当然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为辅,这个要看你提供了多少优质稿件,为厂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的大小。我跟四眼说,所有奖励不重要,就是担心写不出好文章,希望与你这位宣传科干部多交流写作经验。四眼盯我看一阵,紧接着那副镜片后面的双目闪烁晶亮,笑嫣如花,给我留下一句:蛮有腔调啊。

  四眼这句话害死人。自此大娘子、老西瓜、周浩晖等工友,都叫我“蛮有腔调”,成了我的绰号。

  ●没过几年,这帮工友先后都离开了厂。我与老阿姨老爷叔在车间忙活,小故事很少写了,也难得见到四眼来车间“采访”。车间里除了机器的轰鸣声,我的内心显得十分冷清,一直考虑一个问题,年轻伙伴们都跳出去了,自己留下来为什么?其实问题很简单,有四眼在呢,我喜欢她,坦率地说是暗恋着四眼。

  有了爱慕姑娘的这一想法,在某个时刻我被自己的大胆吓倒了。有可能吗?我一个在机器旁讨生计的小工人,坐办公室的四眼会怎么想?我叮嘱自己不管如何,应该试一下,否则留在这家逐年走下坡路的工厂里,我究竟图些什么呢。

  隔几天,我在食堂吃午饭时碰见四眼,将一个信封递给了她,说是写的小故事。四眼没直接看,放衣服口袋里,和我坐在一起边用餐边聊着闲话。虽说街道工厂与大企业不好比,但也有一二百号工人,单车间有数十个,在食堂就餐热闹得很。我和四眼吃完饭便分开了。

  在回车间的路上,我想象四眼打开信封的情景,是惊喜,还是愤怒?这时我脑子里瞬间产生一种自卑感,会不会被她讥讽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当天下午,四眼来到车间,我紧张的不敢瞧她。四眼倒像啥事没有,说,你写的故事太精彩了,感到十分意外,下期登黑板报,行吗?

  我感觉面孔火辣辣的僵在那里,平常的伶牙俐齿掉得精光,变得哑口无言。

  四眼接着道,蛮有腔调呀,你脸红干什么,怕本姑娘吃了你!

  我想写都写了,还躲躲闪闪的像个男人吗,干脆豁出去了。我说,四眼,你给的那个通讯员好多年了,别人的故事写出了不少,经验和信息交流也够了,我不干了,我想写自己的故事。

  四眼的眼睛瞪圆了,透过镜片显得更大更亮。她说,好呀,蛮有腔调,我等着你写出最美的篇章。说完四眼转身走了,那个背影似乎与她重新留的长发一起华美飘荡。

  这一刻,我的心情随着四眼背影的远去变得从未有过的透彻和明媚。因为,我给四眼的是一封情书,有生以来第一次倾慕一位姑娘,回想她的调侃言语,似乎看不出有拒绝的意思。

  此后,我和四眼开始约会,毕竟是异性之间相处,我体会到一种恋爱的滋味。但每次工休假出去玩,我想不通四眼轮着跟我付账消费,基本上是AA制。有一次大光明看完电影出来去吃夜宵,四眼谈起她正在自学,准备考本科学历,鼓励我和她一起考,给自己创造机会。她认为街道工厂业务差不多都是落后产能,设备老化,技改投入少,更新换代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居安思危的准备。至于感情方面,老同事彼此相处着,只是业余时间重点要放在学习上。

  我明白四眼的用意,她是不想让我难堪,频繁约会显然不太适合,要看看我的表现和作为了。

  然而,我离开学校多年了,平日里看些闲书,与工友喝喝小酒,打打牌,或去江浙一带游玩,真正拿起教科书,数学、英语几乎全忘记了,就算手上那张大专文凭还有多少货真价实呢。

  我忍不住约会四眼,她照常出来相陪。不过,我明显感觉两人之间的频道出现了偏差。我却固执己见相信这是恋爱,四眼能赴约,说明得到她的呼应。后来才知道,实际上是我一个人的风花雪月啊。

  那般若即若离的恋爱了三年多,我退却了。一场初恋随着四眼拿到本科文凭,她去了街道办事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真正入了事业编制而友好地收场。

  ●这次大娘子相约工友聚餐,我离别工厂也有好几年了,虽是大龄剩男尚未遇见心仪的女朋友,但我像大娘子、周浩晖一样自己创业,在昆山注册了一家灯具公司,二十多个员工,业务涉及长三角地区,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大娘子那天说我这人开窍晚,认不清自己是谁。这个批评我完全接受。现在我想透了,一个人仅仅陶醉于他人的善意和怜悯中,是不够的,必须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修成一棵绿荫遍地的大树,自然会有凤凰栖息,人生的风景线才能长久和壮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禁毒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在工厂的日子里
东方城乡报倾诉03在工厂的日子里 2022-07-08 2 2022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