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朝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从2013年浦东新区作为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以来,在浦东新区农业农村委高度重视下,新区农广校联手委属事业单位、各镇农业部门、农民田间学校等力量,已累计培育4588名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为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力支撑。
根据2022年市、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相关要求,该区今年将新增培育高素质农民300名。
日前,新区农广校邀请区农经站商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并排出工作推进时间表。
明确培育目标任务。把农村财务人员列为高素质农民(技能服务型)培育的重点对象,分年度实施培育工作,今年计划100人,农经站、农广校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经过7天、56课时的系统培训,加强跟踪指导,提升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打造高素质农村财务人员队伍,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初定课程设计思路。按照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三个模块设计课程。综合素养课包括思想政治、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文化素养等;专业技能课包括与财务岗位业务相关的知识技能,是本次培训的核心课程;能力拓展课根据培训目标,经过需求调研后另行设计。
提高培训质量。内容上要紧紧贴合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堵点、热点,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灵活方式方法,以学员为中心,实施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实施规范管理。培训依托农业农村部“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全程数据化管理,学员通过“云上智农”进行培训评价。培训工作积极配合市农业农村委委托的第三方督查和绩效评估。
下阶段,双方将联合开展宣传报名、组班、教学计划制定等工作,并根据疫情形势,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