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动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江与上海市农科院的战略合作与交流进入新阶段

  □通讯员 李谆谆 记者 贾佳

  松江区与市农科院的战略合作与交流进入新阶段。近日,双方为合作共建的专家工作站、科技引领示范村和示范基地授牌,并将重点在优质绿色水稻、优质蔬果、特色花卉、生态环保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院区产研合作。

  开启新一轮战略合作后,松江区将与市农科院明确合作项目内容、细化实施初步方案,共同推进松江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发展。

  根据计划,市农科院将利用种质资源优势,为松江提供水稻、蔬菜、瓜果和花卉种质资源,助力农业种质资源开发和新品种推广应用;在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化使用技术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松江生态农业建设;通过搭建平台,与市农科院、花卉产业企业协作,为花卉品种开发、园艺技术提供技术支持,以浦南花卉产业带为依托,推进上海市花卉产业体系建设。

  双方将联合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探索。例如,依托上海市花卉产业技术体系的松江试验站,开展菊花、百合、月季等花卉的新优品种选育、绿色生产关键技术集成、潮汐式生产技术标准和花卉采后处理与流通等领域的研发。目前,已制定技术标准(草案)20余项,选育新优花卉品种20余个,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菊花出口种苗高效繁育技术”入选上海市2021年度农业主推技术。

  围垦筑田成为历史,村域内现存的泖田湿地、村民世代传唱的泖田山歌,仍是泖田文化的重要部分。为了留住这段历史,田黄村工作人员走访村内老党员、老村民,查阅《泖港志》《五厍志》等历史资料,打造“泖田记忆”村史馆,记录展示了泖田变迁,留下村民的集体记忆和乡愁。

  回得去的故乡,才有看得见的未来。打铁桥村是“老来青”大米培育者、水稻专家陈永康曾经耕种过的地方。为了更好地传承农耕文化,打铁桥村同样把相关历史和传统的农耕器具请进了村史馆。如今,陈永康的曾孙陈军,也在打铁桥村传承与开发农耕文化,以绿色技术种植优质松江大米,并与松江区农委开展产学研合作,精心培育“老来青”的同时,还由“一产”带动“三产”,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深度开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调查
   第03版:言论
   第04版:新农村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动态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国际
枫泾春耕备耕开启,金山“小皇冠”育苗正当时
松江与上海市农科院的战略合作与交流进入新阶段
聚焦嘉定新城建设 这堂课“干货”满满
工业化理念破解种植难题,羊肚菌迎来收获季
“东海伏季休渔期捕捞”被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注销公告
东方城乡报动态06松江与上海市农科院的战略合作与交流进入新阶段 2022-03-03 2 2022年03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