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汤妙兴
“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使人民群众对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看得见摸得着”。近日,金山区漕泾镇召开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们对本届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对民生各领域的投入力度,努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果表示点赞。
大力推进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建设,实施大规模的村庄改造工程,基础配套设施得到改善,惠及全镇11个村4053户村民;实施乡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长堰路、水泾路、邓桥路成功创建上海市“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实施生活管网改造工程,惠及镇村居民5981户;实施天然气配套工程,覆盖镇区规模小区及护塘小区、阮巷小区、蒋庄小区、水库村等集中居住点。
以服务为先、均衡配置、资源共享为原则,逐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漕泾中学、小学、幼儿园、社区学校等办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特色教育深入推进,漕泾中学成功创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漕泾小学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漕泾幼儿园成功创建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上海市特色智慧健康小屋,金山区首个云中医辨识服务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四个村居建成使用,60周岁以上居民免费体检率位居全区前列。家庭医生签约居民1.8万人,签约率52.6%。加快构建新型养老服务格局,完成敬老院改造实事项目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建设。不断升级“幸福80”工程,共发放高龄补贴3.2万人次,涉及金额474.4万元。绿地新苑一期启动漕泾镇首个加装电梯项目。成功创建上海市红十字会“博爱家园”。有序推进残联、计生、双拥、殡葬等优抚工作。
文体事业亮点纷呈。创编文艺作品40余部,推动盐文化主题作品创作,打造“一书、一馆、一剧、一论坛” 盐文化品牌。沧海盐田民间博物馆、水库村史馆、阮巷书场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投入使用。古法糖果制作技艺、咸螺蛳制作技艺成功申报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组织举办上海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百姓大舞台”专场演出等活动。举办元旦迎新市民健康长跑、市民羽毛球赛等多种体育活动赛事。设立健身苑点42处,新建健身步道6条,建成全区首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和村级体育馆。
坚持“就业是最大民生工程”的理念,推动援企稳岗,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及岗位信息服务平台,新增就业岗位7189个,净增就业岗位1729个,帮助引导创业174户,累计职业技能培训3110人次。着力排查化解“双欠”矛盾纠纷,解决建设工地农民工欠薪案件12起,涉及252人、金额186万元。
坚持精准帮扶,为群众排忧解难,发放城乡低保、失业保险等各类救助款5613.7万元。完成G228道路建设等项目征地纳保454人,涉及金额1.4亿元。做好双拥工作,向部队输送兵员15人,补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发放补助资金合计1000多万元,获评市、区两级双拥模范镇,护塘村建成区四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