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为助力人民城市建设,打造“科创宝山、乐享体育”,营造“处处能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宝山区体育局以“比学赶超争先锋”为抓手,“为民办实事”为目标,不断推进健身环境美化,很好地完成了2021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任务。
□通讯员 金梦芸 仲昱峰
记者 施勰赟
在宝林七村小区的广场上,86岁高龄的薛阿婆正在使用“腿部屈伸双功能训练器”进行训练。这个室外智能健身房“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精心铺装的地面、白色的顶棚、黑灰色的健身器材……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满满的科技感。
室外智能健身房综合设置了力量训练器材和有氧练习器械。力量训练器材包括智能自发电腹背肌训练器、肱二头肌训练器、高拉推举训练器等7台智能磁阻训练器材;有氧练习器械包括智能自发电立式健身车和智能竞赛车等。
“黑科技”,是这座室外智能健身房的一大关键词。与室内健身房的充电式器材不同,室外智能健身房的器材无需充电,均由太阳能供电。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同样可以轻松使用,按下“加+”“减-”按钮即可调节运动强度。此外,扫描二维码还能根据运动状态给出相适应的运动“处方”。
据了解,室外智能健身房主要借助的是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实时显示、存储、分析用户体测数据,针对用户生成个性化运动方式,帮助用户有针对性地训练。
室外智能健身房的数据不仅保存在用户的手机中,也会同步上传到管理后台,工作人员能清晰看到器材的分布位置以及每个器材的使用频次,如果器材损坏,能在第一时间安排维护。此外,体育部门也可以看到市民的体测和运动数据,了解大家的身体素质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掌握市民运动大数据,更好地组织市民健身活动。
最好的幸福就是家门口的幸福。体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市民就近健身创造便利条件,还能提升城市的休闲功能,彰显城市品格,增强城市的向心力。
在大场镇葑村村,紧邻祁连公园的位置,新增了一片占地面积约1200平米的室外标准足球场和网球场,绿荫环绕,景色宜人,让前来运动的居民在运动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目前,这里已经累计接待周边居民、健身群众3万余人次。
而丰收村足球场是大场镇目前唯一一处村级11人制足球场。这里拥有独立的5人制、7人制足球场,采用了国际足联认证的A级草坪,填充环保颗粒,加厚缓冲层,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
据了解,本次为民办实事项目对宝山区40个健身苑点逐一进行了提档升级,成功打造了3个示范健身苑点样板。同时,新建改建了3条健身步道与5片市民球场,进一步优化了“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有效提升了全民体育健身设施服务能级,让宝山城市公共空间“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