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案例]

  天津市农作物种质

  资源库开建

  保存能力将达40万份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日,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在市农业科学院核心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到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保存能力将达到40万份,可为本市现代种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与技术支撑,破解育种“卡脖子”难题。天津“小农业、大种业”特征明显,农作物种业一直是天津农业的优势产业。目前,天津市杂交粳稻育种进入国内领先行列,育成品种在华北、东北及长江中下游粳稻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黄瓜品种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推广面积占全国密刺型品种面积的70%以上,花椰菜、芹菜、大白菜等优势蔬菜品种推广面积分别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30%和5%,卫青萝卜、甜瓜、西瓜等特色优势品种具有较高知名度。

  安徽灵璧食用菌产业

  年销售额超亿元

  安徽灵璧县全链条打造食用菌产业,两年来累计投入1.2亿元。截至目前,该县从事食用菌行业的各类经营主体74个,食用菌年总产量1.2万吨,年销售额1.15亿元。灵璧县向上游推行标准化生产,向下游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加快建设双孢菇生产中心、10大食用菌生产基地,成立食用菌协会,打造“秸秆综合利用+食用菌种植+肉牛养殖”为主的产业振兴绿色循环农业,培育一批实力强劲农业“链主”企业,构建了完整的食用菌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体系。

  西宁市“三乡工程”

  蹄疾步稳助力乡村振兴

  西宁市“三乡工程”启动实施9个月来,年内落实资金55183万元,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2项,开展31个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新一轮农村厕所改厕10240个……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据悉,今年以来,西宁市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落实资金55183万元,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2项,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开展31个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11项,清理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2万多吨,192个村基本实现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新一轮农村厕所革命改厕10240个。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10年:1200万户农牧民受益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十年来,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500亿元,1200多万户农牧民受益,草原生态持续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草原无序利用、过度开发、严重过牧的状况得到扭转。据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1年的51%提高到2020年的56.1%,鲜草产量达到11亿吨。13个实施补奖政策省区的农牧民人均每年得到补奖资金700元,户均增加转移性收入近1500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新农村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关注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广东罗定:小药苗撑起山区富民经济一片天
[地方案例]
浙西“余东画村”:农民画驱动乡村振兴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地方案例] 2021-12-07 2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