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工农城乡特色优势 实现功能互补

  □朱守银

  工农城乡差异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支撑,要强化城乡特色优势、功能互补。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根本标志,但城镇与乡村是不同的空间,农业与工业是不同的业态,分别承载着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互促互补互惠,就是要发挥彼此不同的特色优势、功能价值,更好地满足对方的不同需求。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强调的是发展规划、体制机制、要素市场的协调融合,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协调等,必须遵循城乡发展规律,既不是一方替代另一方、实现“一样”式发展,也不是保持一方对另一方输入、在“失血”中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着力打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人为的体制障碍,既深度挖掘已有建设用地潜力,做强城镇、工业特色优势,增强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也要尽可能多地给乡村留下建设用地,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优势功能价值,把历史更加悠久、文化更加厚重、生态更加优美的乡村,打造为人才、科技、投资高地,使发展更加健康、更可持续。

  受诸多“慢变量”关键因素影响,工农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是个漫长过程。这也是作为国家“基本盘”的广大乡村,为什么本质是“稳”、节奏会“慢”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秉持“功成不必归于自己”的好心态,更要保持“成功不能急于现在”的平常心;既要坚持初心、坚定决心、树立信心,更要保持耐心、筑牢恒心、培植匠心;既坚持科学谋划、从容推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又注重制定稳定可持续、衔接能配套、落地且有效的政策制度措施,防止因思路有误、决策失误而耽误时机、错失机遇。实践中,一些地方为打造“样板”工程,大规模开展“合村并居”及类似实践,出台过多过急过偏的短期政策与制度举措,求速度、搞运动,造盆景、树典型,为追求政绩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为应对考核评比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浪费大量资源和财力,引起农民极大不满。(摘编自《农村工作通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稿
   第03版:言论
   第04版:关注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走村镇
   第07版:热点
   第08版:国际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三类人
拎稳“菜篮子”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强化工农城乡特色优势 实现功能互补
“两抓两做”助力乡村振兴
东方城乡报言论03强化工农城乡特色优势 实现功能互补 2021-11-11 2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