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乡村价值 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嘉宾:张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曹林奎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

  吴方卫  上海财经大学三农研究院院长 

  王东荣  原市农委副巡视员,市农经学会会长

  主持人:徐建  上海市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

  问:4月9日,李强书记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暨现场推进会谈到,在价值取向上,要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这“三个价值”。请您谈谈您对乡村美学价值的理解以及乡村该如何实现美学价值?

  张立:经济、生态、美学价值,三者又相关又独立,如何理解美学价值,不仅从风貌本身的美来理解,乡村的美是要对标城市的美,要从城乡的差异,城乡的特点理解。乡村的居住是田园诗意的,乡村能够为人的活动提供的场景是吸引人的,乡村能提供的餐饮需求、食品是与城市不同的。上海这方面不算太领先,江苏省今年已经开始推动全省的300个名特食品工坊建设。乡村的建筑与城市也是有所区别的,是整洁的,有乡土气息的,有本地特色的。此外还有慢生活文化,乡村振兴建设要提出这一点,我们不能在乡村的田园综合体里面做和城市一样设计的道路,做村路就要注意是步行化的、自行车化的,紧急情况下消防车可以进来救援的,而不是消防车导向的。

  对于上海乡村美学价值的凸显提几点建议:1.上海有先天的条件,有非常多的建筑师,让每一位建筑师都去挂靠一个村,乡村建筑师制度可以去推行。

  2.乡村传统建筑的美,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乡村建设要有一系列的引导,让传统工匠、传统技艺、传统材料进入到乡村建设当中。

  3.要学习国外经验,乡村的美最重要的还是人,人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绪的提高,是我们过去大学教育的缺陷,现在正在慢慢改善。要吸取日本韩国的经验,乡村居民的再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4.乡村建筑的美不要均一化,要允许多样化的存在,多样化才有活力。要有集群化产业支撑,村庄都要找到自己特色的农产品,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找到自身的特色,整个浦东新区形成集群化的吸引力,对全市对全国来讲都有重要意义。

  5.要充分利用上海大学资源,对我们村庄进行微环境的更新改造设计,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让大学生实践,一个是乡村建筑师制度,一个是大学生实践,让我们大学生的无限活力发挥出来。一个班对口一个村,大学生实践考察这个村的变化,作为实践课程的评分标准,充分运用学习与实践结合的低成本运作,让大学生给村民上课等等,各方面通过制度撬动乡村振兴的各方面价值。

  问:4月9日,李强书记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暨现场推进会谈到,在价值取向上,要凸显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这“三个价值”。请您谈谈您对乡村生态价值的理解以及该如何实现乡村的生态价值?

  曹林奎:乡村的生态价值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两个“绿”字上,第一个“绿”,就是“绿色食品”的生产价值。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乡村生态系统,可以生产出优质安全的绿色农产品,有利于满足广大市民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第二个“绿”,就是“绿化环境”的生态价值。也就是说一个良好的乡村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服务价值,对于居住区与工业区、生活区与生产区等不同功能区起到了“生态屏障”作用,有利于绿化、净化和美化城乡生态环境。

  如何实现乡村的生态价值?一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来常规农业(或化学农业)生产方式,提倡采用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生态农产品(如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例如,我国今年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开展“生态农场”评价试点工作,就是希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利用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如农家乐、民宿体验等,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营造顺应自然,美丽富饶的农村生活景象。当今田园风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越来越成为一种难得的稀缺资源。今后,我们要改变过去有的乡村存在“脏、乱、差”现象,形成“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的美丽乡村。

  问:请谈谈如何发展乡村区域经济?其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吴方卫:发展乡村区域经济的重点:一是找准市场、二是合理定位、三是因地制宜。找市场就是找准上海这个大市场,江浙两省都针对我们上海大市场,我们自然不能忽视,我们要细分市场,带头人、书记要很有想法,到底是面对年轻市场还是中老年市场,还是亲子市场,这很重要,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就会缺乏特色,要抓重点,抓主导特色市场;合理定位消费群,消费群体分为高档、中档、低档,比如嘉兴旅游就是针对上海低档消费退休人群,每天100元包吃包住,但盲目升级,涨价到500元一天没人去了,所以目标消费群的定位很重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项目、发展产业。

  发展乡村区域经济的难点:最大的难点是理念,经营农业而不是简单的农业经营,把景观、土地、自然资源等要素作为整体来进行经营,比如山塘村的理念是正确的,住在北山塘,吃在南山塘。有很多难点能不能换一种理念,换一种思维来解决,乡村作为唱一出产城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的大戏的舞台,二是吸引人才与管理模式。

  问:在“五违四必”整治和“减量化”后,村集体经济该如何转型升级?

  王东荣:这个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来思考:一、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致富主要资源,中国共产党农村政策最成功的经验是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民耕者有其地,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通过劳动致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走向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依靠的基础性资源,若这一资源丧失,农村集体经济减量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减量化”后如果还留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应该要研究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果减到已经没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就没有办法进行转型升级了。二、关于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大发展之后,就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特别是到了现在,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之后,强调开展生态文明的今天,工业就必须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不可能再走村村办厂、处处冒烟的老路。淘汰落后产能,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三、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一起发力解决。从宏观上看,中央这几年来一直强调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2020年中央1号文件第24条,还专门写了“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的政策。将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保鲜冷藏、晾晒存贮、农机库房、分拣包政策装、废弃物处理、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现在关键在中观层面,市和区怎么根据中央精神抓落实。首先要把减量化时承诺返回的政策落实。其次区县和乡镇应该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帮助农村集体经济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在区级层面建立和完善由全区各村参加的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公司。如奉贤区“百村公司”,崇明的“联扶公司”,都是在区级建立起的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公司。在乡镇层面成立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组成的股份合作公司。借鉴苏州地区经验,在区或乡镇层面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组成的股份合作公司,统筹各类扶持经济薄弱村资金,购买写字楼,购置物业,成立园区,收入反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奉贤区的“百村公司”目前已经可以每年给经济薄弱村分红100万元左右。在村级微观层面,主要要解决一个创新发展问题。工业经济到园区集约化发展后,农村今后发展方向应转向旅游服务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本特刊文字根据现场发言整理,编者有删减。文字整理:陈祈  许怡彬  王平  图片摄影:夏常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论坛
   第B04版:论坛
   第B05版:论坛
   第B06版:论坛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提升乡村价值 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东方城乡报论坛B06提升乡村价值 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2021-06-01 2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