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新农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畅通农村“交通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

  □记者 曹佳慧 通讯员 张毓雯

  “路,就是百姓幸福生活的钥匙。”这句话并不夸张。在乡村,从村民的生活品质,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农业现代化,哪个环节都离不开路。一条农村入户路,连接的是农户和城市,打通的是贫瘠与富足、困顿与希望。

  “以前这条入户路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老人小孩走路很容易绊倒,碰到下雨天更不方便。”张堰镇桑园村9组的张阿姨告诉记者,2012年,桑园村经调查研究,将一条石子路改造成了水泥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但如今,又有一个新问题摆在眼前:“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都有了轿车,之前的路太窄已经无法满足我们日常出行要求。”

  为了切实解决张阿姨反映的情况,桑园村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看路况并联系施工单位。但是由于道路拓宽会涉及到农户的农田作物,为了顺利进行施工,工作人员利用下班时间上门与农户做工作。经过协商后,这条入户路拓宽工程于今年4月初顺利完成。“以前晚上开车回来总是胆战心惊,很怕车子掉到田里,现在不会了。”说起这条再次变身的水泥路,张阿姨的儿子欣慰地说。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农村的百姓来说,一条畅通的路,是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桑园村地处张堰镇东南部,共有1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224人。近年来,桑园村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目标,提升百姓生活品质,不断优化村容村貌。“路是百姓出行的必要通道,路修好了,百姓的日子才能‘通畅’”。桑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志强说道。

  “我们家这条宅基埭不长,由于我身体原因,急需要修筑一条单独的入户路,向村里反映了之后,他们多次上门,一同协商了修筑方案后,这条路在今年年头修好了。”桑园村18组柳校林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宅基埭共有6人家。原本有一条从屋后进入村民家中的入户路,车辆只能停在屋后,人出行要通过窄窄的弄堂。为了解决柳校林的特殊情况,经过多方努力,一条便于出行的入户路村终于建成。“解决村民心中的难题,是村干部应该做的事情,他们生活质量提高了,我们的价值也就有了。”一名负责基建工作的村干部淡淡地说道。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桑园村深学细悟,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耐心听取村民诉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身边事。“深入学习党史,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举措。修缮入户路,解决村民心中的“隐疾”,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生活,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赵志强坚定的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论坛
   第B04版:论坛
   第B05版:论坛
   第B06版:论坛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畅通农村“交通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
20家青创项目现场展示 崇明竖新镇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对口援疆,为当地送上了“致富经”
嘉定“诚信村”为村民提供信用贷款
东方城乡报新农村A08畅通农村“交通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 2021-06-01 2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