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欧阳蕾昵
花博园内,哪里可以一睹农产品“开花结果”的科技魅力?位于大花核心区西南侧的“花与科技”展区,一个总面积100平方米的智能微型温室小巧而精致。步入其中才发现别有洞天。
一根藤上一个瓜
温室内,西瓜、蓝莓、番茄、藜麦等农果作物通过阶梯、立体的形式布置。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农场带来了独具特色的“一藤一瓜”种植技术。记者看到,一盆盆栽吊蔓上,一根藤上只保留一只瓜,确保西瓜养分充足供给。“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坚持使用有机肥,定值后的西瓜苗长到五叶左右进行打顶,预留2条长势好的子蔓授粉、疏果,确保一藤只留一只最优果,打造皮薄、清甜、多汁的优质西瓜。”上海农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花博会,农场带来的西瓜品种有苏创186、苏梦6号、苏梦7号、黑津、黄晶等5个品种,将新品种与新技术相结合,向游客展示西瓜生产的新方式。
新品种番茄争奇斗艳
除了西瓜,崇明农场带来了引自荷兰的“艾雅”、引自德国的“黑珍珠”以及中国本土品种“花皮球”等8个番茄品种。来到现场,游客可以直观感受不同品种小番茄的生长状态,通过讲解详细知晓小番茄的生长过程,了解高科技生态农业的神奇。
据悉,这些番茄是崇明农场历时两年时间,从一百余种番茄比较试验中选出的,具有果型好、色泽剔透、口感佳等特点。“在接到种植任务后,我们提前一年就制定出了种植方案,经过前期试验、品种选择、设计布局、应急预案等多方面准备,对标荷兰高科技设施农业生产模式,采用椰糠无土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为番茄的健康生长注入科技动力。”崇明农场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
记者看到,展区里,白茅岭农场精心准备了蓝莓、茶叶各个生长时期的素材,制作相关宣传视频及宣传册,借力花博会推广当地茶叶标准化生产车间、蓝莓采摘园等“打卡点”。光明米业承担了花博酒店周边、花博园内外、新北沿公路边等300余亩多彩藜麦的配套种植任务。在智能温室里,一棵棵麦苗长势喜人,让游客得以近距离了解藜麦。
可降解蔓绳替代尼龙绳
“这个展区,不但可以直观看到农果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形态,也可以了解科技人员在日常维护打理中的工作状态。”记者看到,整个展厅集中展示了光明食品集团的多个农业科技成果。综合考虑各种农果作物的生长周期、成株高度、温湿度要求、维护方式、科普形式等因素,温室设计遵循通透、立体、简洁原则。整个建筑采用内遮阳+全中央空调控温技术、全自动灌溉系统,并运用国际先进的完全可降解蔓绳技术,避免传统作物种植过程尼龙绳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记者发现,最为关键的灌溉、空调两大系统做了隐蔽处理,一方面设置了地下设备夹层,另一方面将空调的送风与结构支撑构件合二为一,彻底化空调风、风口有形为无形。
据悉,花博会期间,游客可以在“花与科技”智能微型温室周边的场地上购买品尝到新鲜直送的西瓜、蓝莓和番茄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