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牛羊体内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具有地方传播流行特征的慢性寄生虫病,也叫棘球蚴病。包虫病和血吸虫病、疟疾一道被列为我国三大重要寄生虫病。我国包虫病主要流行于西部地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群的流动,上海本地赴高发地区回归人员的输入性病例已有发生。
一、包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是犬、狼、狐等,中间宿主是羊、牛、猪和啮齿类免形目动物等。棘球蚴为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其所含的每个原头蚴在终宿主的肠内发育成熟并随粪便排出虫卵和孕节,可污染动物皮毛和周围的环境,包括牧场、畜舍、蔬菜、土壤及水源等。当中间宿主误食虫卵和孕节后,六钩蚴在其肠内孵出,并经肠壁随血循环进入肝、肺等器官,经过3-5个月发育成棘球蚴。犬等终宿主吃了感染棘球蚴的中间宿主病变脏器后,棘球蚴在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从而完成整个生活史。
人群感染主要与环境卫生及不良饮食卫生习惯有关,由于误食虫卵而感染,如人与犬密切接触,其皮毛上虫卵污染手后经口感染;若犬粪中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也可造成间接感染;在干旱多风地区,虫卵也可随风飘扬,经呼吸感染。
二、包虫病的危害有哪些?
包虫病对畜牧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动物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以及脏器废弃。牛、羊等牲畜患包虫病后会造成体质下降、繁殖能力丧失,皮毛和肉品的质量下降,尤其是在冬春季节会引起动物的群发,造成牲畜大批死亡。
包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以机械损害为主,严重程度取决于棘球蚴的体积、数量、寄生时间和部位。常见症状有:1.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受累部位轻微疼痛和坠胀感;2.过敏症状,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3.中毒和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瘦、发育障碍和恶病质现象以及棘球蚴囊破裂导致的继发性感染等。临床上,根据棘球蚴所寄生的脏器命名为相应的包虫病,如肝包虫病、肺包虫病、脑包虫病、骨包虫病和眼包虫病等。
三、如何预防包虫病?
提高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防病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加强个人防护,接触狗后及饭前要用肥皂和清洁水洗手。
不吃生肉和生的内脏;不乱抛动物内脏及以动物内脏喂犬。
给狗定期驱虫是控制包虫病传播的有效方法。西部农牧区的“犬犬投药、月月驱虫”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在城市中,虽然将狗作为宠物的人很多,但包虫病发病率并不高。日常我们要注意手卫生,接触宠物粪便后要仔细洗手。如果到草原去玩儿,要避免饮用河流中的水。一些自然界的水源虽然看起来很清澈,但很可能已经被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污染了,而这些虫卵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
执笔:夏炉明 龚国华 赵洪进
插画:宋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