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汪学军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要坚持系统观念,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三农”工作和国民教育体系中统筹谋划。

  一要坚持服务“三农”的正确办学方向。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点任务,聚焦粮食生产、绿色发展、农民增收等重点工作,与涉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统筹谋划,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倾斜;大力培养生产经营服务主体带头人、创新创业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补齐农业农村政策和知识短板,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强化青壮年农民职业教育,同步考虑务农农民学历提升,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形式;鼓励支持学生学农务农,引导农业院校办农教农,培养更多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农村青年骨干人才。

  二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既要遵循教育培训本身的规律,又要遵循农民生产生活规律和农民群体的特殊需求。开设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田间课堂,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把教育培训办进产业、办到乡村、办到田间地头;把内容是否需要、方式能否接受、产业是否发展作为衡量教育培训效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的标准;加快建立促进农民发展的政策体系,实现终身教育、个性教育、开放教育。

  三要拓展领域和视野。主动适应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从关注农业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共赢共生拓展;从技术技能为主,向提升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综合素养拓展;从服务传统产业,向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拓展;从一产为主,向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展。

  农民教育培训要突出质量引领,深化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以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为目标,增强人才培养的精准性适应性。

  一要深化教育培训内涵。突出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培养目标从抓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向抓全要素培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能力转变;教学理念从单向传授为主,向行动学习、双向互动、教学相长转变;从知识的数量型增长,向经验跃升、视野拓展、思维优化的内生性增长转变;工作导向从注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真管用。

  二要提升教育培训能力。分层分类组织师资培训,开展国家级共享师资建设试点,开展教学比武,建立共享机制,打造名师队伍,深入开展省级、县级农广校校长轮训;建好用好实训基地,规范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突出现场教学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探索教学资源便捷化供给和教学媒体融合发展,完善教材建设机制;加大“云上智农”等信息平台应用力度,实现教学过程与咨询服务融通,满足农民多元化学习需求。

  三要强化标准化规范化。严格落实教育教学规范,按照教学计划、内容、学时、评价等各项要求,制定完善教学规范,严格落实教学环节,因地制宜安排教学;推进知识能力标准化建设,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市场营销、农村金融相配套的教学模块,实现培训目标、内容、课程衔接配套;严格过程监管,定期督导抽查执行情况,加强培育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以学员满意度为核心,建立农民教育培训质量效果评价长效机制;构建高素质农民发展监测体系,建立全国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常态化统计机制,持续发布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

  整合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院校等各类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是中央立足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形势任务作出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农广校的主体地位。

  一要强化横向联合办学格局。联合办学是农广校鲜明特色。加强与教育、人社、财政、科技等联合办学单位紧密联系,共商共建人才培养平台;定期召开中央农广校联合办学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农民教育培训的重大问题;统筹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机构等各类机构,鼓励结合科研、教学和推广服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实现各类资源协调对接、共建共享。

  二要强化纵向五级办学体系。发挥办学网络优势,分层分类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中央农广校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引导;省级农广校侧重区域指导,重点开展产业领军人才、职业经理人和师资培训;地市级农广校突出教育培训任务的督导落实;县级农广校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训、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田间学校是链接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平台,实现在生产实践中育人,在产业链中育人。

  三要强化教学层次系统。强化教育培训,依托国家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计划,重点培养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带头人、创业创新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强化职业教育,突出产业导向和素质能力导向,深化“农学交替、弹性学制、送教下乡”办学模式,推进教学链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融合;促进农民培训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贯通,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立交桥,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

  (作者系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党委书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积极推进本市保留保护村范围内农民住房提升改造
大力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把脱贫摘帽作为新起点
东方城乡报言论A03大力度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2021-04-27 2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