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拳打击制售假劣农资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月23日,京、沪、鄂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开展“保护知识产权 打击侵权假冒”——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统一销毁行动。上海分会场集中销毁行动共计销毁本市市场监管、公安、文化旅游、农业农村、海关等部门罚没的服装鞋帽、箱包、电子产品、化妆品、防疫产品、农资产品、非法出版物等十余种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合计66.93吨,货值金额超过2800万元。

  □通讯员 陈炎 记者 张树良

  假冒伪劣农资集中销毁现场会同期召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在上海天汉环境资源有限公司对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执法部门查获的3吨假劣农资产品进行无害化销毁,有力震慑了违法分子,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保障了全市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资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农资打假是保障农资供应、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2020年,在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中,全市累计出动13894人次,检查570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份,全年累计办理农资打假案件27起,罚没金额32.1万元,移送公安机关相关案件线索5起。

  本市各级农业执法部门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和薄弱环节,加大执法查处力度,不断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扩大前期整治成效,保持对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强化信用档案管理,落实检打联动机制。通过开展“互联网+监管”,全面推进移动监管系统应用,加强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监督抽查等,对农业投入品开展高频次的执法检查,对发现的线索及时处置,将无证生产经营、制假售假、多次检测不合格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实施联合惩戒。

  推进放心农资下乡,深化可追溯管理。推进实施《上海市农药管理规定》,对农资经营门店进行指导,落实农药经营电子台账和销售实名制度。开展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生产经营资质审查,进一步健全农药、兽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和种子、肥料审批登记信息服务平台,确保农资产品质量。

  不断完善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培训,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将优质高效农资直接销到农民手中。不断加强横向联动和纵向联动,强化“最后一公里”网格化监管,推进属地管理,落实行刑衔接机制,形成统一部署、协调开展、共商共议的农资打假和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重拳打击制售假劣农资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市农业农村委召开2021年度保密工作会议暨保密工作培训
未雨绸缪掌握防疫主动权,本市举办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
东方城乡报特稿A02重拳打击制售假劣农资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1-04-27 2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