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走村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启动宜机化改造,嘉定百蒂凯让农业生产更精细

  □见习记者 赵一苇

  20多台自动化农机设备整齐划一地停放在位于嘉定区外冈镇的上海百蒂凯蔬菜种植合作社内,地里,生菜、油麦菜苗郁郁葱葱,菜农们驾驶着农机,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整个大棚的采收作业。2020年,得益于宜机化改造项目,百蒂凯合作社的蔬菜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出于让农业生产更精细的想法,今年,百蒂凯合作社启动宜机化改造。合作社将社内156个大棚进行连通改造,建成了78个标准化大棚,并且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打造了一套旱能灌、涝能排、农机进出自如、适宜机械化耕作的农业生产系统。

  机械设备自动化是改造项目中的重要一环。百蒂凯引进自动化农机设备,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这些机械设备操作简单易学,只要推着它们,就能种菜收菜了,比以前省力多了。”一名菜农说。“同样的一亩地,以前需要45至50个劳动力,现在可以减少至35人左右。”上海百蒂凯蔬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欧涛算了一笔账,农机设备自动化改造可以为合作社每年节省40万元的开支。

  不仅如此,宜机化改造也让种菜变得更“智能”。合作社引进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改变了浇水、施肥、打药全凭种植户经验和感觉的传统农业模式。如今,所有田间管理环节只需要操作按钮就可以实现。走进田间,可以看到平整的蔬菜田上方,雾状的营养液源源不断地喷出。通过运用这套系统,一名工人一天可以给十几亩地施肥或灌溉。

  “提高机械化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现在就连育苗、移苗都可以用机器来操作。”欧涛指着一台全自动育苗机器介绍,只见,塑料秧盘经过自动运行的输送带,十几秒钟内便可完成撒土、播种、洒水等各项步骤。随后这些带有种子的秧盘将在营养液中进行培育,约30天后即可移入土中,并根据植株需要的生长环境来调节湿度、温度和光照。

  目前,百蒂凯在外冈镇周泾村共有200多亩大棚,以培育高品质生菜、芝麻菜等叶菜产品为主,日产蔬菜可达2吨,主要供应盒马鲜生、大润发等生鲜超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跑出乡村振兴先行区建设“加速度”
“大胃蛙”垃圾降解机,让乡村垃圾分类一点也不难
新泾镇荣获国家智慧养老示范街镇试点单位
启动宜机化改造,嘉定百蒂凯让农业生产更精细
《民法典》施行,金山廊下将普法知识送到宅基头
东方城乡报走村镇A05启动宜机化改造,嘉定百蒂凯让农业生产更精细 2021-01-05 2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